问题已解决
假定2020年1月1日甲公司出资3900万元给与甲公司毫无关联的A公司原股东,从而拥有A公司90%的表决权资本。A公司当日股东权益为4000万元(均为股本)。 2020年、2021年A公司报告净利润分别为700万元、200万元,宣派现金股利分别为300万元、100万元。投资当时A公司某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公允价值高60万元,该固定资产按直线法在6年内计提折旧。假设未发生其他业务,也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等影响。要求:分别编制2020年和2021年资产负债表日合并报表工作底稿中的调整和抵消分录。(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万元)



您可以看一下下面相似的例题,先试着自己亲自动手写一下答案,这样更能帮助您掌握理解,如果还有不懂得地方可以再具体问:
A公司为经营战略转型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和资本运作。各个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出现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条件。有关业务如下:
资料一:A公司于2×18年1月1日以2 500万元购入B公司30%的股权,取得该项股权后,A公司在B公司董事会中派有1名成员。取得投资之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B公司仅有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相等,该项固定资产原取得成本为1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18年1月1日已使用2年,投资当日公允价值为1 60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8年,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不变。2×18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900万元。此外2×18年11月,B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商品以9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A公司,A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核算,至2×18年年末尚未出售。 假定资料一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影响。
资料二:2×18年7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6 000万元支付给D公司,D公司以其所持有C公司80%的股权作为支付对价。合并前,A公司和C公司、D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投资时C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6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4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 600万元、盈余公积为1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万元。2×18年7月1日,C公司仅有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相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700万元,A公司和C公司均预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在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其计税基础与C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相同。
2×18年7月至12月,C公司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00万元,2×18年8月10日,C公司分配现金股利600万元,A公司得到480万元。此外,2×18年11月,C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商品以9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A公司,A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核算,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本题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判断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的后续计量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编制2×18年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并计算2×18年年末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
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0.5分)
理由:A公司在B公司董事会中派有1名成员,说明A公司对B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0.5分)
①2×18年1月1日对B公司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B公司)2 500
贷:银行存款 2 500(1分)
初始投资成本2 500万元小于应享有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 700万元(9 000×30%),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B公司)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1分)
②调整后B公司净利润=900-(1 600/8-1 000/10)-(900-600)=5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B公司)150
贷:投资收益 150(500×30%)(1分)
③2×18年年末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2 500+200+150=2 850(万元)(1分)
2.判断A公司对C公司合并所属类型,简要说明理由,编制A公司2×18年7月1日投资时的会计分录,并计算购买日合并商誉。
【正确答案】
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0.5分)
理由:A公司与C公司、D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0.5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0.5分)
2×18年7月1日的合并商誉=6 000-(6 000+100×75%)×80%=1 140(万元)(1分)
3.编制A公司2×18年12月31日与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相关的调整和抵销分录。
【正确答案】
借:固定资产 100
贷:资本公积 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25(100×25%)(0.5分)
借:管理费用 5(100/10/2)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0.5分)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5×25%)
贷:所得税费用 1.25(0.5分)
借:营业收入 900
贷:营业成本 600
固定资产——原价 300(0.5分)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5(300/10×1/12)
贷:管理费用 2.5(0.5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4.38[(300-2.5)×25%]
贷:所得税费用 74.38(0.5分)
借:少数股东权益 44.62 [(300-2.5-74.38)×20%]
贷:少数股东损益 44.62(0.5分)
C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 000-5+1.25=996.25(万元)(0.5分)
A公司合并报表中应确认投资收益=996.25×80%=797(万元)(0.5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 797
贷:投资收益 797(0.5分)
借:投资收益 480(600 ×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80(0.5分)
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6 000+797-480=6 317(万元)
借:股本 4 000
资本公积 1 675(1 600+75)
盈余公积 200(100+100)
未分配利润 596.25(300+996.25-100-600)
商誉 1 14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 317
少数股东权益 1 294.25[(4 000+1 675+200+596.25)×20%](1分)
借:投资收益 797(996.25×80%)
少数股东损益 199.25(996.25×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3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6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596.25(1分)
【答案解析】①题目条件“在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其计税基础与C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相同”,表明税法认可子公司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也就是该企业合并为免税合并。
②子公司的净利润应当按照子公司在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即计算被投资单位调整后的净利润只需要考虑投资时点的评估增值或减值,不需要考虑内部交易损益。
C公司调整后净利润中“-5”是调整分录中借方管理费用5,投资时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100,集团角度认可公允价值计提的折旧,C公司是用账面价值计提的折旧,因此集团角度认为C公司少计提了5万元(100/10/2)的折旧,需要调减净利润。投资时点固定资产在子公司一直存在,所以不适用固定资产当月取得下月计提折旧的原则;“+1.25”是贷方所得税费用金额,调整折旧影响的所得税费用,也是影响净利润的。
③内部逆流交易中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的抵销分录,实际上是对少数股东享有的内部交易损益部分的金额的恢复确认,所以是按照内部交易抵销分录中的损益类项目的合计金额来计算的,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损益类项目的合计金额在借方的,做: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损益类项目的合计金额在贷方的,则是做:
借:少数股东损益
贷:少数股东权益
④年末未分配利润的计算:
未分配利润——年末=年初未分配利润300+本年调整后的净利润996.25-分配现金股利600-提取的盈余公积100。
2022 11/09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