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审计风险的特性是什么?



你好!审计风险的特性主要包括**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偶然性和可控性**。以下是对这五个特性的详细介绍:
1. **客观性**:现代审计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即根据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的特性来推断总体的特性,而样本的特性与总体的特性或多或少存在误差,这种误差可以控制但一般难以消除。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承担一定程度的作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
2. **普遍性**: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无论是内部控制结构控制能力差、重要的数字遗漏、项目的错误评价和注释虚假,还是经济萧条、财务状况不佳、交易量大等,都可能产生审计风险。
3. **潜在性**: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上不受任何约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只有当审计人员发生偏离客观事实的行为且引起相应的审计责任时,这种风险才会显现出来。
4. **偶然性**: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后,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种偶然性使得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5. **可控性**:尽管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潜在性等特点,但它仍然是可以通过努力降低其水平的。审计职业界已经逐步从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审计,这表明审计人员正在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风险,以及将风险水平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审计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综上所述,审计风险的特性包括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偶然性和可控性。这些特性共同构成了审计风险的本质特征,并在审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 12/31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