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危机化机遇:推进会计理论研究

2010-12-14 11:17 来源:于玉林

  【摘 要】 面对金融危机对会计的冲击和影响,需要化危机为机遇,可视为历史上最难得的一次机遇,借以推动会计学的繁荣发展。机遇是动力,可推进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主要探讨会计理论基础、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规范、会计控制、会计风险和会计资源整合等理论问题的发展。在应对金融危机、探讨会计理论研究的条件下需要有思想保障:解放思想,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会计理论问题;会计理论研究关键在于创新。

  【关键词】 金融危机影响; 会计理论研究; 会计理论研究思想保障

  一、辩证思维:危机化机遇

  当前的危机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面临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其主要特征就是全球性、全面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结束了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矛盾冲突的集中表现。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如华尔街大批金融机构倒闭),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贷款机构为了获取高额利息,向那些信用评级为次级的人发放了贷款,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出现大量贷款人还不上贷款,致使银行和与次级贷款有关的机构都陷入困境。2006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房价不断下降,次级贷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负担,违约率上升,次贷危机爆发。由于次贷危机从而引发了主要在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在一定国家和地区的范围内全部或大部分的金融资产、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等发生的危机。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和金融机构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实体经济最终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生产能力过剩,大量工人失业,货币贬值,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后退的危机。经济危机涉及到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萧条,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等。当前危机的直接根源是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所实行的新自由主义的金融自由化政策的结果,它直接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彻底失败和破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其影响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的传导机制,使世界所有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冲击。金融危机导致金融机构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与信用危机;世界货币体系紊乱,货币贬值,各国货币汇率大幅波动;世界各国股市连连暴跌;世界经济将面临较长时间的衰退,实体经济面临很多困境,生产停滞甚至后退,裁员加剧使失业率大幅上升,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社会消费急剧下降等。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从整体来看是有限的,但是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主要是国家外汇储备部分受到损失,出口发生较大困难,影响原料进口,影响外资到中国投资,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出现萧条等。

  面对金融危机需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全面认识危机,既要认真对待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危机带来的很多机遇。金融危机提供了改变国际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良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的人才。企业要在应对危机中因势利导,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开拓创新,不断增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对会计产生了直接的或间接的冲击和影响。直接的冲击和影响,主要是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会计控制的制定与实施,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披露等;间接的冲击和影响及其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会计理论基础、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规范、会计控制、会计风险和会计资源整合等理论问题。

  面对金融危机对会计的冲击和影响,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用金融危机的实践检验会计的理论、规范与实务,全面认识危机对会计的冲击和影响,把1929年大萧条以来资本主义面临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化为机遇,视为历史上最难得的一次机遇,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会计理论的大好时机,借以推动会计学的繁荣发展。

  二、机遇是动力:推进会计理论研究

  这次金融危机既是一次严重的危机,也是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这种机遇对会计发展而言,可以化为推动会计理论研究的动力。金融危机是检验平台,根据金融危机的现实借以检验会计的理论、规范和实务,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课题;金融危机是助推平台,融于各方面应对危机战略、策略中的会计应对,促进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把握金融危机转化而形成的这次历史机遇,作为强大的动力,用新的视角、新的要求、新的思维,探讨相关的会计理论问题,推进会计理论的发展。需要探讨的会计理论问题很多,现只对以下会计理论问题提出一些认识供讨论参考。

  (一)会计理论基础

  会计学理论基础亦称会计学理论指导,是对构建会计理论起支撑或指导作用的有关理论。既然是基础理论,就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之上或指导之下,构建会计的理论体系。理论基础是一个整体,它由某种理论或各种理论所组成,对其上构建的会计理论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理论基础对其上构建全部会计理论发挥整体支撑或指导作用;另一种是部分理论基础相应对其上的构建部分会计理论发挥该部分的支撑或指导作用。在会计理论基础的研究中,会计理论基础包括什么内容,也存在不同认识,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在现实的会计理论研究中,一些研究者经常以西方经济学为其理论基础,有人还认为,适用于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是正确的、全面的,要以其指导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有人奉“新自由主义”为圣经。相应有人理所当然地视西方经济学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言必称西方经济理论几乎成为口头惮。此次金融危机标志着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金融市场有效性理论的破灭。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市场又是万万不能的,需要在自由经济这只“无形之手”和政府干预这只“有形之手”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我们的事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年1月5日)中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搞多元化。在我国,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强调要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不会影响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会影响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

  我国会计学理论基础的内容是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反映。既然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搞多元化,相应会计学理论基础也只能是一元的,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不能以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个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理论基础。会计学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丰富的,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经济效益理论、调节机制理论、按劳分配理论、生产专业化、协作化与联合化理论、商品流通理论、价格理论、市场理论、货币流通理论、信用理论、竞争理论、国民收入理论、投资理论、资金循环与周转理论等等,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去开拓、创新、发展会计理论。

  (二)会计本质理论

  会计本质理论实际上是对会计认识的理论。会计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会计,历来有不同观点,主要的观点有会计工作论和会计系统论两大类。会计工作论有三种观点:会计是一种核算工作,即记账、算账与报账的工作;会计是核算和监督的工作,会计既要核算又要监督;会计是一项管理工作,是对价值进行的管理,是经济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会计系统论有三种观点: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即会计信息系统,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即会计控制系统,对企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控制;会计是核算和监督的系统,对企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既要核算又要进行管理。从我国现实出发,会计本质是核算和监督的系统,既要核算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又要利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会计管理。

  这次金融危机表明,一些企业面临倒闭或限于困境,其管理原因之一是企业重视会计核算而忽视会计管理(管理会计或财务管理),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能适时地将会计工作的重心从核算转入管理,还停留在财务会计部门只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认识上,使财务会计机构本身和会计人员不利用自身拥有的财务会计信息去进行预测、决策、预算、控制(监督)、检查、考核和分析。网上传播的《金融危机下管理会计师受热捧》③的信息,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会计管理的重要。

  会计本质是一种管理工作,或者说是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系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是与时俱进的一种必然。

  (三)会计目标理论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预计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或者说要完成的任务。会计目标是什么,这同对会计本质的认识相关联。一般说,会计工作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下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根据这条规定,有人误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等同为企业会计目标。实际上,在企业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条件下,可由计算机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仅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财务会计工作。仅就财务会计报告目标而言,向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也应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之一。

  一般说,会计工作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也有人与财务相联系,提出会计(财务)工作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利润最大化,进一步抽象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有的还进一步解释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市值最大化。企业是实体经济,企业会计目标应建立在实体经济扎扎实实发展的基础上,是实体经济能达到或能完成的目标,而不是追求虚拟经济多变的市值最大化。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到实体经济最终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应当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实体经济的成长输送有效的资金,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将以泡沫化的方式对实体经济造成危害。把会计目标确定在追求虚拟经济的市值最大化,将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四)会计规范理论

  会计规范是进行和评价会计工作的标准。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的会计规范,作为对会计工作的指导、控制和检查。会计规范具有统一性、先进性、规律性、相对性、技术性、制约性和公认性等特征。会计规范具有以上特征,才能使会计规范在会计工作中发挥以下重要作用:科学地组织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严格内部会计控制;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促进企业管理;完成会计任务。

  会计规范是一个体系,是各种规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会计规范体系中,会计规范按其内容的性质划分,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企业制定的会计制度)、会计惯例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规是各级立法机构制定的处理会计关系的规范。会计制度是企业制定的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范。会计惯例是在会计实践中形成,为从业人员和社会所公认的,虽不是成文规定但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处理会计事项的一种标准。会计职业道德是与会计本行业的社会地位、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要求从业者必须遵守的调整会计关系的行为规范。在会计规范体系中,会计法规是主体,它包括会计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行政会计法规(国务院制定)、地方行政会计法规(省市地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规章(国务院部委和省市地区政府机关制定)等四部分。

  这次金融危机表明,一些企业面临倒闭或陷于困境,其原因之一是不能严格实行相关的会计规范,特别是不能认真执行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同时也表明有些会计规范特别是有的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能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在应对金融危机、实行会计规范过程中,对会计规范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再进行探讨。

  1.会计准则是否高于一切

  属于会计规章的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情况下,有一种误解,认为会计准则高于一切也大于一切并可代替一切,成了会计规范体系中至高无上的标准。有人认为,会计准则已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了,好像已成了绝对权威。事实上,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突然降临,使得原本被认为是颇具先进性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被指责为加剧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金融界有关人士极力反对运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2008年9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针对在不活跃市场下如何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布了指导意见,并于10月10日正式发布该准则的修订稿。该指南指出企业在为资产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如果该类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交易,则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其公允价值。10月13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相关条款,允许对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分类,并且允许将执行日期追溯至7月1日。这说明,当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突然降临时,是美国SEC和FASB先修订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此后IASB才有相应的修改。可以说,不是会计准则高于一切,而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会计准则是否可以代替一切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公布修订和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这无疑是我国会计界的一件大事,将使会计工作和会计理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人主张,我国会计核算将以会计准则取代企业会计制度,好似会计准则可以代替一切;同时也有人主张,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适于不同企业,是并存的。

  实践证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会计规范需要实行分类制定和实施,会计准则适用于上市公司(1 600家左右)和一些大中型企业,而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的不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4月27日财政部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我国99%左右的中小企业。需要指出,财政部与此同时,也在不断地制定各行业的《会计核算办法》,从2000年1月1日发布执行《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以来,到2009年已先后发布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会计核算办法》、《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民航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电信企业会计核算办法》、《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保险中介公司会计核算办法》、《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投资公司会计核算办法》、《水运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试行)》等。这一切说明,会计准则是不能代替一切的,还需要有其他各种适用于不同部门或行业企业的会计制度。

  3.会计规范体系是否包括会计政策

  自从会计准则中有了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后,会计政策成为会计界一个热门话题,现在会计也有了政策,企业也可以制定会计政策了。什么是会计政策,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定义为:“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这里,会计政策本身并没有规定不同于其他会计规范(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而有新的内容,只是规定在原有会计法规中“采用”而不是制定新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因而,会计政策的内容已包括在其他会计规范(会计准则)之中,不能再单列为会计规范。所以,会计政策不是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内容。会计准则也没有规定企业可以自行制定新的会计政策。

  4.会计惯例是否包括国际会计准则

  会计惯例的特征是不成文的规定,但它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处理会计事项的一种标准。但有人认为,会计惯例是指在会计实践中形成的,为从业人员和社会所公认的,成文和不成文的,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处理会计事项的一种标准。由于把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定和约定都列入会计惯例,使会计惯例一词几乎成了会计规范的同义语,它不仅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其他相关会计国际法规,还可以延伸包括其他会计法规。这种过宽的把成文和不成文的都界定为会计惯例,不利于会计行为的规范。为了严格执行会计规范,必须严格区别不同于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企业制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惯例,不能把国际会计准则称为国际会计惯例。

  5.会计控制理论

  企业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是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工作使经营活动按标准或经对其调整以实现目标的过程。或者说,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通过会计工作使资金运动按标准或经对其调整以达到会计目标的进行过程,它是会计职能的一部分,也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管理控制是通过管理工作使经营活动按标准或经对其调整以达到企业目标的进行过程,它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也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实施的不同,其影响的性质、范围、程度、时间等在不同企业也是不相同的。一般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建立控制制度轻控制制度的实施,有的企业控制制度是形同虚设,由企业领导或部门领导说了算;重一般要求实施控制制度,轻对控制制度实施的监管,有的企业只是一般的号召或要求实施控制制度,而不重视对实施控制制度的督促、检查与考核;重对实物控制制度的实施,轻对责任人思想道德的控制,对控制相关的责任人员的思想道德的状况关心与研究不够,进行宣传教育不够。

  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国家从宏观上建立控制制度的前提下,企业应立足长效机制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这种内部控制体系,既是应对当前危机的需要,也是应对今后企业发生各种危机的需要。可以说这是在国家宏观控制战略指导下,企业建立与实施的微观控制战略规划。企业长效机制型的内部控制体系,即“三控制一体化”模式,包括以下各种控制(控制要素):按控制性质划分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按控制手段划分包括法规控制、道德控制和标准控制;按控制主体划分包括专业控制(职责控制)、群众控制(工会为主体)和自律控制(全员自觉控制)。

  企业建立长效机制型的内部控制制度后,关键在于严格实施。其实施主要是“控制三中心”策略:按控制内容以资金控制为中心,相应牵制其他控制;按过程控制以预算控制为中心,预算是企业控制内容标准化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控制战略的具体体现,按预算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检查与考核;按控制性质以会计控制为中心。企业面对危机影响或发生了危机,要采取危机管理,即实施危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处理和企业形象恢复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在企业,会计控制是会计监督(会计监管)过程的中心环节,实施会计监管必须严格会计控制,才能完成会计监管的任务。

  6.会计风险理论

  会计风险亦称财务会计风险,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因各种原因会计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会计风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不仅有消极的负面影响也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在现实会计工作中,大家都关注会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更集中于会计人员因未按规范提供会计信息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实际上,会计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还应包括其他会计工作方面因未按规范运作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对待会计风险要全面认识,会计风险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损失也可能会带来收益。化险为夷,将可能带来的损失转化为可能带来的收益。会计风险具有可能性、不确定性、可测性、可控性、关联性、严重性和责任性等特点。企业要对风险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企业风险导致的负面后果为,企业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企业存在各种会计风险,按其内容性质有战略风险、信息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作业风险、法律风险等;按会计职能有会计核算风险和会计管理风险。

  全球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表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风险,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是对企业的一次特大风险。企业面对风险应加强会计风险管理。会计风险管理是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评估,选择优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以期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优处理风险的过程。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防范、风险控制和风险处置的过程。会计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损失实现企业目标;有利于维护会计工作秩序;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与管理水平;有利于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7.会计资源整合理论

  企业的人、财、物和信息是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一不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是企业高层领导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企业会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也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会计资源是会计机构拥有的按规定可以利用的人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会计资源的利用关键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一些理论研究者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还沿用传统的组织方法,人为地把会计机构(或财务机构)相互联系的相关要素割裂开来,一些人员只能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一些人员只能从事财务工作,在理论上使同一性质的工作要由两个岗位的人员来完成,如成本的核算和成本的管理要分别由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两个岗位的人员来完成。企业应对危机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表明,应对危机必须有强有力的机构,能随机应变并化险为夷。根据现实会计机构(财务机构)的情况,会计资源(人力资源)需要整合。

  会计资源整合是对会计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各要素,通过整顿、协调,形成适应新条件并具有更大功能系统的组合过程。会计整合是会计系统的内部整合,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相互联系的各个要素进行整顿、协调、扬弃和创新,重组为高水平的新的会计系统。会计整合是会计发展适应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过程,会计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要求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相应要求会计信息化,会计系统各要素为适应信息化的发展经过整合而使自身得到发展。

  会计资源(人力资源)整合的实施是通过会计组织机构的重组。会计组织机构的重组是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客观条件,把企业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按照会计核算(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一体化的路径,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财务会计平台,实现会计资源(人力资源)的整合。会计组织机构重组要遵循统一指挥、分权管理、目标明确、分工协作、有效管理跨度、责权利一致、精简、效率和以人为本等原则。企业依据机构设置的原则,按照本单位的规模大小、经济活动内容、管理水平、管理要求、技术条件、领导能力、人员素质等因素,从管理组织的各种形式中,面向市场和面向法制管理的需要,选择相应的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打造一个综合性的财务会计平台。

  会计组织机构重组后的财务会计平台,按照核算与管理一体化的路径设置工作岗位。财务会计工作岗位有三种类型:核算与管理综合型,如成本岗位,既要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又要负责成本管理工作;管理型,如资金管理岗位,主要负责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核算型,如计算机操作岗位,主要负责对原始会计信息的审核与输入。会计组织机构重组后的财务会计平台,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加强内部会计管理,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完成会计工作任务。

  三、引领会计理论研究的思想保障

  在一定条件下的会计理论研究,是研究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旨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要化危机为机遇并以此为动力推进会计理论研究,还需要有相应的思想保障,引领会计理论的研究。

  (一)解放思想:保持清醒的头脑

  解放思想不是一时、一事、一地、一人的形式上的要求,而是对研究者贯彻研究过程的基本要求,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特殊条件下,解放思想更有其特殊意义。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陈旧观念、习惯势力、主观偏见和僵化教条的束缚,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破除迷信和盲目崇拜,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对会计理论研究,要从绝对地信奉书本、制度、经验、权威、洋教条的理论桎梏中解放出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会计理论研究无顶峰、无绝对权威、无禁区。

  金融危机是对各种理论检验的平台。经检验,有的大师的理论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例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2009年2月17日应邀在纽约经济学家俱乐部发表演讲中指出:“芝加哥大学的马科维茨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理论,他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套理论体系不仅在学术界得到认可,而且也获得了全球主要监管机构的普遍接受。但在2007年8月,该理论体系暴露出了重大缺陷。该理论体系中的一切都基于一个关键的前提假设,即金融机构的所有人或管理者由于受到自我利益的启发(enlightenedself-interest),它们会通过积极监测和管理公司的资产及风险头寸,确保银行拥有足够的资本准备金以应对危机。但在2007年夏天该假设被推翻了,这令我感到失望。”④

  解放思想不是盲目地否定一切,而是作为理论研究的思想前提,一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研究。

  (二)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会计的历史是发展的历史,但怎样发展,需要有深刻的认识。会计发展是会计事物运动过程中前进的变化。会计发展要科学。一般说,会计科学发展是会计的发展符合会计发展规律的、是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要求的发展。

  在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内容。会计理论研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思想,坚持以会计人员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会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会计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要求会计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在会计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如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引进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会计与环境的关系,会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与地方会计制度的关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关系,会计基础与会计运用的关系,会计稳定与会计改革的关系,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的关系等。只有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才能有利于会计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地发展。

  (三)创新:发展的灵魂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会计理论研究在于创新。“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⑤创新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当前我们既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同样,我们敢不敢创新发展会计理论和会计学,也关系到会计学的发展前景。

  会计创新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或者说会计创新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和比原来不同的有利于发展的创造性活动。会计怎样创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提出:“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⑥自主创新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其基本精神和内容也适用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当然也适用于会计科学领域。

  会计理论“自主创新”的实质是强调要独立自主地创造核心理论。因此,会计理论“自主创新”的标志是:独立自主研究,是我国会计研究人员,依据一定指导思想,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研究任务。开拓核心理论,在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开发理论或体制理论等方面,或各个会计分支学科方面,起重要和主导作用的理论。如会计的本质理论、对象理论、职能理论、前提理论(假设理论)、准则理论、对象要素理论和体制理论等等。

  会计理论“自主创新”要在会计理论研究中提倡原始创新。发展具有“自主创新”的会计理论,有利于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开拓新兴会计学科,发展会计新专业,提高会计人才质量,推动会计改革,指导会计工作,提高会计核心竞争力,能坚定地立于世界会计之林。●

  【参考文献】

  [1] 张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最佳选择——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思考之六[N].经济参考报,2009-06-24.

  [2] 人民日报评论员.着力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N].人民日报,2009-04-13.

  [3] 肖志恒.科学发展观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之策[J].江南论坛,2009(1).

  [4] 吴念鲁,杨海平.从次贷危机到华尔街风暴:微观原理、制度根源、应对策略[J].经济学动态,2009(2).

  [5] 高健.金融危机警示:开放需要完善的市场与监管体系[N].中国证券报,2008-12-16.

  [6] 卢周来.金融危机引发的理论思考[N].解放军报,2008-11-20.

  [7] 楼继伟.危机推进了改革[N].北京日报,2008-11-18.

  [8] 柴俊杰.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修订[J/OL].正保会计网校,2009-06-23.

  [9] 徐蕴颉: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3).

  [10] 赖永添,等.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运行的影响及启示 [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1).

  [11] 李力.关于整合理论之整合[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2-05.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