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怎么计算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方法
在财务会计中,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为应对市场价格波动而计提的一项重要准备金。

[跌价准备 = 存货成本 - 可变现净值]
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预计能够从销售存货中获得的现金流入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例如,某公司持有某种商品,其采购成本为100万元,但市场行情不佳,预计售价仅为80万元,并且还需支付5万元的销售费用和2万元的相关税费,则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73万元(80 - 5 - 2)。因此,跌价准备应为27万元(100 - 73)。
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与管理
正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还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深远影响。过高的跌价准备可能使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显得保守,影响投资者信心;而过低则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失真,误导利益相关者。企业管理层需定期评估存货状态,及时调整跌价准备。
例如,在高科技行业,由于技术更新迅速,产品生命周期短,企业需要更加频繁地评估存货价值,确保跌价准备的准确性。而在传统制造业,虽然产品更新速度较慢,但也需关注市场需求变化,避免库存积压导致的跌价风险。
常见问题
如何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答: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市场售价、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等因素。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存货跌价准备对企业财务状况有何具体影响?答:跌价准备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高估或低估都会对企业的财务健康度造成影响,需谨慎处理。
在不同行业中,存货跌价准备的管理有何差异?答:不同行业因产品特性、市场环境等差异,存货跌价准备的管理策略也有所不同。如高科技行业需更频繁评估,传统制造业则需关注长期市场需求。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一篇: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计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