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时的会计分录包括什么
计提时的会计分录包括什么
在财务会计中,计提是指企业在期末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已经发生但尚未支付或收到的费用和收入进行确认的过程。

借方:管理费用(或其他相关费用科目) 贷方:应付职工薪酬
这里,管理费用代表了企业的支出,而应付职工薪酬则反映了企业未来需要支付的金额。
另一个常见的计提例子是坏账准备。假设一家公司预计会有一定比例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它会在资产负债表上创建一个坏账准备账户。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信用减值损失 贷方:坏账准备
其中,信用减值损失记录了预期的损失,而坏账准备则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坏账的预估。
常见问题
如何在不同行业应用计提的原则?答:不同行业的计提方式会根据其特定的业务模式有所不同。例如,在制造业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常见的做法,以反映库存商品价值的下降。而在金融服务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则更为关键,用于应对潜在的违约风险。
计提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税务申报?答:计提确实会对企业的税务产生影响。例如,某些计提项目如坏账准备可能不被税法完全认可,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进行调整。企业需要仔细核对税法规定,确保合规。
计提过程中的审计关注点有哪些?答:审计师在审查计提时,会特别关注计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例如,对于坏账准备,审计师可能会检查企业的历史回收率,并评估当前经济环境对客户支付能力的影响。此外,审计师还会验证计提金额是否基于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估计方法。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流动资产包不包含一年利息收入吗
下一篇:小规模纳税人附加税什么时候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