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费用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费用的背景与意义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处理措施。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企业应定期评估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可收回金额 = max(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使用价值)
其中,使用价值是指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通过这一评估,企业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
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需遵循一系列步骤以确保准确性。首先,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关键。评估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其次,将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进行对比,若前者小于后者,则需计提减值准备。
例如,假设某企业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经过评估其可收回金额为80万元,则需计提20万元的减值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万元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计提减值准备后,应持续关注资产状况,并在必要时调整减值准备金额。
常见问题
如何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答:不同行业的固定资产特性各异,如制造业依赖大量设备,而服务业则可能更多依赖无形资产。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频率,确保减值准备的准确性。
在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答:面对不确定性,企业可通过敏感性分析和情景模拟来预测不同情况下的资产价值变化。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调整减值准备。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财务报表有何影响?答:计提减值准备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一方面,增加资产减值损失,降低净利润;另一方面,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影响资产负债率和偿债能力指标。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如何计提本月增值税
下一篇:每月需计提的费用有哪些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