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折旧怎么操作
计提折旧的基本概念
在财务会计中,计提折旧是指企业按照一定方法和年限,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其使用寿命期间的各个会计期间。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 ÷ 使用年限
例如,一台设备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则每年的折旧额为:
(100,000 - 5,000) ÷ 5 = 19,000元
企业在每个会计期末需要根据这个公式进行折旧计提,并记录在账簿上。
不同折旧方法的应用
除了直线法(如上述例子),还有其他几种常见的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是一种使资产在早期计提较多折旧的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 = 2 × 直线法年折旧率 × 资产净值
假设某项资产原值为200,000元,使用年限为4年,无净残值,第一年的折旧额为:
200,000 × (2 ÷ 4) = 100,000元
第二年的资产净值为100,000元,因此第二年的折旧额为:
100,000 × (2 ÷ 4) = 50,000元
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税务策略。
常见问题
如何选择适合企业的折旧方法?答: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考虑资产的性质、使用频率及企业所处行业特点。例如,技术更新快的行业可能更适合采用加速折旧法。
折旧对企业的税务有何影响?答: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的应税所得,进而影响所得税支出。加速折旧可以在前期减少应税所得,从而降低初期税负。
如何处理已提足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答:对于已提足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但应在账面上保留其历史成本和累计折旧信息,以便于管理和审计。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一篇:累计折旧怎么计提折旧费用和利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