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跌价准备的分录是什么
计提跌价准备的分录是什么
在会计实务中,计提跌价准备是企业为了反映存货的真实价值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

资产减值损失 = 存货成本 - 可变现净值
例如,某公司有一批存货的成本为100,000元,经过市场评估,这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仅为80,000元,则需要计提20,000元的跌价准备。此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0
这一操作确保了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常见问题
如何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答: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预计能实现的净收入。计算时需要考虑销售价格、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因素。例如,如果某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00元,销售费用为10元,相关税费为5元,则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85元(100 - 10 - 5)。
计提跌价准备对企业财务报表有何影响?答:计提跌价准备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在利润表上,增加“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净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上,减少存货的价值,同时增加“存货跌价准备”项目。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
不同行业在计提跌价准备时有哪些特殊考虑?答:不同行业的存货性质差异较大,因此在计提跌价准备时也有不同的考量。例如,在制造业中,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跌价准备主要受市场需求和生产周期的影响;而在零售业中,季节性商品的跌价准备则更多依赖于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对于高科技行业,技术更新快的产品可能面临更大的跌价风险,需更加谨慎地评估其可变现净值。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调整上年多计提税金及附加
下一篇:固定成本 不变成本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