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是什么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在财务会计中,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的资产,其价值通过折旧逐渐转移到成本或费用中。

对于土地而言,由于其具有无限期使用的特点,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进行折旧处理。已经提足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意味着该资产在其使用寿命内已经完成了折旧过程,尽管它仍然在使用中,但不再需要进一步的折旧调整。此外,当固定资产被分类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也不计提折旧,而是通过评估其市场价值的变化来反映其经济利益的流入。
常见问题
哪些行业可能因不计提折旧而影响财务报表的呈现?答:例如,在房地产开发行业中,如果公司将持有的土地作为投资性房地产且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则不会对这部分土地计提折旧。这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因为没有折旧费用会使得净利润看起来更高,同时资产价值以公允价值反映。
如何确保不计提折旧的决策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答:企业应详细审查相关会计准则(如IFRS或GAAP),确保所选的会计政策与准则保持一致。特别是对于那些选择不对某些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企业,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这一决定,并且这种做法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
例如,若某制造企业拥有一块用于生产的土地,考虑到土地的特殊性质,决定不对其进行折旧处理,这就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明确说明理由。
答:在税务规划方面,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可能会减少可抵扣的费用,从而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例如,一家农业企业在持有大量未开发土地的情况下,由于不对其计提折旧,可能无法利用这部分资产的价值减损来降低税负。因此,企业在制定税务策略时,需考虑此类因素的影响,并寻找其他合法途径优化税务负担。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固定成本公式推算方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