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固定资产中不应计提折旧的有哪些
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概念
在财务会计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例如,土地作为一项固定资产,因其具有永久性且不会因时间而耗损,因此不计提折旧。同样,已经完全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计提折旧。这些规则确保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不应计提折旧的具体情况
除了土地和已完全折旧的固定资产外,还有其他一些情况下的固定资产也不应计提折旧。例如,企业在建造过程中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在此期间不计提折旧,直到该资产正式投入使用。
此外,某些特殊类型的固定资产如文物和艺术品,因其价值可能随时间增加而非减少,通常也不计提折旧。这种处理方式反映了会计准则对不同资产特性的灵活应对。
计算折旧时,常用的公式为:折旧额 = (原值 - 预计净残值) ÷ 使用年限。这个公式帮助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合理分配固定资产的成本。
常见问题
哪些行业的固定资产最常遇到不需计提折旧的情况?答:房地产行业中的土地,博物馆和艺术馆中的文物和艺术品是最常见的例子。这些资产因其特殊的性质,不需要进行折旧处理。
如何评估固定资产是否需要计提折旧?答:评估的关键在于考虑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其是否会因为使用和时间而发生损耗。如果资产预计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其价值或增值,则可能不需要计提折旧。
未达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何在财务报表中体现?答:这类资产通常会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在建工程”形式列示,直到它们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并开始计提折旧为止。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率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