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提条件
在会计实务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而确认的未来期间可以用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资产。

例如,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发生亏损,根据税法规定,这部分亏损可以在未来的五年内进行税前弥补。此时,如果企业预计未来五年内有足够应税利润,则可以按照公式 ΔT = D × t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中 ΔT 表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变化量,D 代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t 是适用的税率。
常见问题
哪些行业更容易出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答: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资本密集型或周期性强的行业更容易出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因为这些行业的公司往往面临较大的固定资产折旧、研发费用摊销等问题,导致短期内出现亏损,但长期来看具有盈利潜力。
如何评估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应税利润来支持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答:评估的关键在于分析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前景以及历史财务表现。通过预测未来的收入增长趋势、成本控制能力等因素,判断企业能否在未来产生足够的应税利润。同时,还需要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何影响?答:递延所得税资产会增加企业的总资产,降低其净负债水平,从而改善资产负债表结构。此外,在损益表中,它还能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提升净利润率,增强投资者信心。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计提工资是否需要附件证明材料
下一篇:简述变动成本的优点有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