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固定资产不能计提折旧的是什么
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概念
在财务会计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另外,已经提足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计提折旧。假设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C,预计使用寿命为N年,残值为S,则每年的折旧额D可表示为:D = (C - S) / N。当累计折旧达到(C - S)时,即使该资产仍在使用,也不再计提折旧。
不能计提折旧的其他情况
除了上述提到的土地和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也不能计提折旧。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结束前,如果所有权未转移给承租方,则承租方不应计提折旧;相反,应由出租方计提折旧。此外,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在更新改造期间暂停计提折旧,直到更新改造完成并重新投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处理这些特殊情况时,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操作,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常见问题
如何区分哪些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答:关键在于理解固定资产的性质和用途。例如,土地因其无限使用年限而不计提折旧,而机器设备则需根据其使用寿命和残值计算折旧。
更新改造期间的固定资产如何处理?答:在更新改造期间,固定资产应暂停计提折旧,待改造完成后重新评估其使用寿命和残值,并据此调整折旧政策。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折旧责任如何划分?答:根据租赁协议的具体条款,若所有权未转移给承租方,则由出租方负责计提折旧;反之,若所有权转移,则由承租方计提。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一篇:什么样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