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不计提
计提的必要性探讨
在财务会计中,计提是企业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而提前准备资金的一种方法。

例如,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为:预计坏账金额 = 应收账款余额 × 坏账率。假设某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历史数据显示坏账率为5%,则预计坏账金额为 100万 × 5% = 5万元。如果不计提这笔坏账准备,企业的财务报表可能会显得过于乐观,掩盖潜在的风险。
不计提的后果与考量
尽管计提有其重要性,但现实中一些企业选择不计提或少计提。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失真,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例如,如果一家制造企业不对其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提,那么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将被高估。按照直线法折旧公式:年折旧额 = (原值 - 残值) / 使用年限,假设一台设备原值为20万元,残值为2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则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20万 - 2万) / 5 = 3.6万元。若忽略这一项,企业的利润将虚增,误导投资者和管理层。
常见问题
不同行业如何合理确定计提比例?答:各行业需根据自身特点和历史数据来设定合理的计提比例。例如,金融行业的坏账率通常较高,因此需要更高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不计提对中小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分别是什么?答:短期内,中小企业可能因未计提而报告较高的利润,吸引投资;但从长远来看,这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积累,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和纠正不计提的问题?答:内部审计应定期审查财务报表,对比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识别异常情况,并建议管理层调整计提政策以反映真实财务状况。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单位变动成本概念名词解释是什么
下一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凭证有哪些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