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余额如何计提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基本原理
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折旧费用 = 账面净值 × (2 ÷ 预计使用年限)
例如,假设某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10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没有残值。第一年的折旧费用将是:
100,000 × (2 ÷ 5) = 40,000元
第二年的账面净值变为60,000元,因此第二年的折旧费用为:
60,000 × (2 ÷ 5) = 24,000元
这种逐年减少的方式使得前期的折旧费用较高,后期逐渐降低。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用与调整
尽管双倍余额递减法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调整。特别是当资产接近其使用寿命末期时,可能需要转换为直线折旧法,以确保资产在其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完全折旧。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如果到了第四年,剩余账面净值不足以继续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则可以切换到直线折旧法。假设此时账面净值为12,000元,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1年,那么最后一年的折旧费用将是12,000元。
这种调整确保了资产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的账面净值等于其估计残值(如果有),从而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常见问题
如何选择适合企业的折旧方法?答:企业应根据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模式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对于技术更新快、初期使用强度大的资产,双倍余额递减法可能更为合适。
双倍余额递减法对财务报表有何影响?答:该方法会导致前期利润较低,因为较高的折旧费用减少了净利润。然而,这也反映了资产实际使用的经济现实。
如何在不同行业应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答:在高科技行业,由于设备快速贬值,双倍余额递减法能更好地匹配收入与费用;而在制造业,可能需要结合直线法,以平衡长期资产的使用。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