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怎么计提缴纳分录
企业所得税的计提与缴纳分录
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计提企业所得税时,会计处理主要涉及“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两个科目。具体公式为:
所得税费用 = 应纳税所得额 × 所得税率
假设某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0元,适用税率为25%,则所得税费用为:100,000 × 25% = 25,000元。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2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5,000
当企业实际缴纳所得税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5,000
贷:银行存款 25,000
常见问题
如何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答: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企业的收入减去允许扣除的各项成本、费用和损失后得出的金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
不同行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考虑各自行业的特殊扣除项目。
答:税前扣除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例如,在制造业中,生产成本中的原材料采购、设备折旧等均可作为税前扣除项目;而在服务业中,员工薪酬、办公场地租赁费等也是常见的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如何合理规划税务以降低税负?答:企业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税务筹划,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安排收入确认时间、优化成本结构等。例如,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而小型微利企业则可能享有更低的税率或免税额度。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特点,选择最适合的税务筹划方案。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变动成本怎么算
下一篇:电子税务局如何下载发票清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