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怎样做会计分录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基础
在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中,正确处理企业所得税是至关重要的。

应交企业所得税 = 100,000 × 25% = 25,000元。
此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25,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25,000
递延所得税及其会计处理
除了直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外,企业还需要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递延所得税是指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导致的暂时性差异所引起的未来期间应纳税或可抵扣的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是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重要部分。如果企业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若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则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例如,某企业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同,在财务报表上确认了比税务申报更高的折旧费用,从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设该差异在未来期间将减少应纳税所得额10,000元,适用税率为25%,则递延所得税资产为:
递延所得税资产 = 10,000 × 25% = 2,5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0
贷:所得税费用 2,500
常见问题
如何在制造业中合理规划企业所得税以优化现金流?答: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如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加速折旧等手段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优化现金流。
服务业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应注意哪些特殊事项?答:服务业企业需特别关注收入确认原则及成本费用的合理性,确保符合税法规定,避免因不合规操作而增加税务风险。
科技型企业如何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答:科技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规定比例增加可扣除的研发费用,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