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如何编制出来
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编制基础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会计方法,它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损益表中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得到贡献毛利(Contribution Margin),公式为:
贡献毛利 = 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
接下来,从贡献毛利中扣除所有固定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从而得出营业利润。这种方法强调了每个产品的边际贡献,有助于决策制定。
具体编制步骤及实例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编制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需要明确各项数据。
假设某公司在某一会计期间内,销售收入为100,000元,变动成本为6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0,000元,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为15,000元,则其损益表可表示如下:贡献毛利 = 100,000 - 60,000 = 40,000元;营业利润 = 贡献毛利 - 固定成本 = 40,000 - (20,000 15,000) = 5,000元。
通过这种方式,管理层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每一单位产品对利润的贡献,从而做出更有效的定价和生产决策。
常见问题
如何在不同行业应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答:在制造业,变动成本法帮助识别哪些成本随产量变化,从而优化生产流程;在服务业,它可用于评估服务项目的边际收益,指导资源分配。
变动成本法对企业短期决策有何影响?答: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贡献毛利快速判断是否接受低价订单或开发新产品,因为它直接反映了每项业务对整体利润的影响。
变动成本法能否完全替代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答:尽管变动成本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但在长期规划和全面成本核算方面,传统方法如完全成本法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应结合使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公司交员工社保会计分录怎么做的
下一篇:计提坏账准备新准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