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坏账准备五级分类有哪些科目
计提坏账准备五级分类科目
在财务会计中,计提坏账准备是企业为应对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的风险而设立的准备金。

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计提比例,以确保企业在面对潜在坏账时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具体而言,正常类别的应收账款一般不计提或按较低比例计提;关注类别则需适当增加计提比例;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别的计提比例逐步提高。例如,假设某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额为100万元,其中50万元属于正常类别,30万元属于关注类别,10万元属于次级类别,5万元属于可疑类别,5万元属于损失类别,则其计提公式可表示为:
计提金额 = 50×0% 30×5% 10×20% 5×50% 5×100% = 0 1.5 2 2.5 5 = 11万元。
常见问题
如何确定各等级的具体计提比例?答:各等级的具体计提比例通常由企业根据历史数据和行业经验来设定。例如,对于长期合作且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其应收账款可以归入正常类别,计提比例较低甚至为零;而对于新客户或有违约记录的客户,则应相应提高计提比例。
不同行业的计提标准是否一致?答:不同行业的计提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例如,金融行业由于涉及大量贷款业务,其计提标准通常较为严格;而制造业则可能根据客户的付款能力和市场环境灵活调整计提比例。因此,企业在制定计提政策时需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计提坏账准备对企业财务报表有何影响?答:计提坏账准备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一方面,增加的坏账准备会导致当期利润减少;另一方面,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加也会降低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因此,合理计提坏账准备不仅有助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还能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银行借钱会计分录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