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外币折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什么
外币折算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资产负债表的外币折算时,企业需要遵循一系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本地会计准则。

当涉及外币交易时,企业需按照交易日的汇率将外币金额转换为功能性货币金额。公式如下:
€ = ₪ × 汇率
这里,€代表转换后的金额,₪代表原始外币金额,汇率是交易日的市场汇率。这种转换确保了财务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具体处理
对于资产负债表项目,外币折算的具体处理方法有所不同。资产和负债项目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日的汇率进行折算,而所有者权益项目则使用历史汇率。例如,如果一家公司持有以美元计价的长期借款,在年末进行折算时,应使用当年12月31日的汇率。这有助于反映当前市场条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此外,外币折算差额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OCI),并在股东权益中单独列示。这一做法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1号——外币折算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够更准确地展示其财务健康状况。
常见问题
如何选择功能性货币?答:功能性货币的选择基于企业的主要经济环境。通常,企业会选择在其主要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货币作为功能性货币。例如,一家在中国运营的外资企业可能会选择人民币作为其功能性货币。
外币折算差额如何影响财务报表?答:外币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在股东权益中单独列示。这不会直接影响净利润,但会影响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因此,管理层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差异,以便更好地管理外汇风险。
如何应对汇率波动带来的财务风险?答: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如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如远期合约、期权等)进行套期保值。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多元化其收入来源和成本结构来减少对单一货币的依赖,从而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会计核算采用的记账方法包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