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里固定资产是指哪些项目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指的是企业长期使用、不以出售为目的的有形资产。

具体来说,固定资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二是单位价值较高,足以单独计价。例如,一家制造企业的生产设备,其购置成本为C,预计使用寿命为N年,残值为S,则每年的折旧费用D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D = (C - S) / N。
通过这种折旧方式,企业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合理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消耗。
固定资产的计量与管理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通常以其取得时的成本为基础,包括购买价格、进口关税、运输和安装费用等。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和维护,确保其账面价值与实际状况相符。
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如果是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或提高其性能,应予以资本化;反之,如果是日常维修费用,则应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例如,某公司对其办公楼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增加了新的设施,提升了办公楼的功能性和使用寿命,这部分支出应当增加办公楼的账面价值。
此外,企业还需要定期评估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市场价值下降、技术过时等,若存在减值,则需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常见问题
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答: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其物理性质、技术进步速度以及行业标准。企业应根据历史经验和行业数据进行合理估计,并在必要时调整。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何计算?答:减值准备的计算基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
不同行业的固定资产构成有何差异?答:不同行业的固定资产构成差异显著。例如,制造业主要依赖于机器设备和厂房,而服务业则更多地依赖于办公设备和信息技术系统。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合理配置固定资产,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一般纳税人印花税会计分录是什么
下一篇:会计核算的会计假设有哪些


新用户扫码下载





新用户扫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