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股票的含义是什么意思啊
限制性股票的含义
限制性股票是一种公司授予员工或其他相关人员的股票形式,但这些股票在一定条件下受到限制。

从财务角度来看,限制性股票的价值计算可以基于股票的市场价格减去任何支付的价格(如果有)。假设某员工收到的限制性股票当前市价为每股50元,而他需要支付每股10元,则该员工所持有的限制性股票的净价值为:50 - 10 = 40元/股。
常见问题
如何确定限制性股票的公平市场价格?答:公平市场价格通常是根据股票在公开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来确定的。对于非上市公司,可能需要通过估值模型如现金流折现法(DCF)来估算。DCF模型的基本公式为:
\( \text{PV} = \frac{\text{CF}_1}{(1 r)^1} \frac{\text{CF}_2}{(1 r)^2} ... \frac{\text{CF}_n}{(1 r)^n} \),其中\( \text{PV} \)代表现值,\( \text{CF} \)表示未来现金流,\( r \)是折现率。
答:主要区别在于权利和义务的不同。持有期权的人有权但无义务购买股票,而持有限制性股票的人则直接拥有股票,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受限。此外,期权的价值依赖于股价超过行权价的程度,而限制性股票的价值更直接地反映了公司整体的表现。
在会计处理上,如何记录限制性股票的费用?答:在会计处理中,限制性股票的费用通常在其归属期内逐步确认。这涉及到估计股票的公允价值,并根据服务期间摊销这一价值。例如,若某公司授予一名员工价值10,000元的限制性股票,预计两年归属期,则每年应确认的费用为:10,000 / 2 = 5,000元。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怎么调整


新用户扫码下载





新用户扫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