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0 苹果版本:8.6.90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高等学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问题探讨

来源: 王昕 编辑: 2010/12/29 10:24:26  字体: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校中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日常业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阐述了高校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国库集中支付;预算管理

  库集中支付是将所有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存放到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的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拨付,是一种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账户全过程的资金监控制度。

  一、高等学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

  相对于传统的国库分散支付制度而言,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将发挥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资金管理规范化,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国库集中支付能从制度上解决以往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在新的财政国库管理体制下,财政国库管理部门能够运用信息网络系统实行全过程监测试点单位的资金支付活动。

  (二)收支活动透明,实现有效监督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来,各高校都认真按照用款计划申请使用财政资金,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得到加强。

  (三)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会计信息质量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能从机制上保证财政各类收八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改变了过去把资金拨付到各高校账户上由高校自行支付的做法,从支出源头上进行监督、控制。

  (四)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倡导建立统一、高效、规范的预算资金申请与拨付体系,以进一步对预算资金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约束,从而在预算的执行和监督方面树立了依法执行预算的观念。

  二、高等学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所面临的问题

  对高等学校来讲,国库集中支付还是一种新生事物。由于受传统的理财观念及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建设滞后的影响,国库集中支付在给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带来正面影响效应的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使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面临一些新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能满足要求

  国库集中支付要求高等学校的预算具体、准确、完整,但是目前高等学校的预算内涵不清,若干个会计主体的预算汇集到一张预算表中,导致预算或重复或遗漏,无法做到准确、完整,更难以据此执行。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不仅涉及到财政资金拨付程序、支付方式、账户设置的变化,而且会影响到财务部门的工作习惯和管理方式。除了需要设置专门岗位负责此项工作外,高等学校财务处还要对相关工作程序进行调整。对于备用金的提取和银行存款的支付,每一笔都要按具体的类、款、项填写支付令;对于现金的管理,按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只需设一个现金科目,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需要对零余额账户的现金单设科目进行核算,因此出现了两个现金科目,增加了出纳人员的工作量。

  (二)一些日常业务受到影响

  高等学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不仅给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带来了一定的变化,也对高等学校会计账户设置及有关业务处理带来了一定影响,在日常业务中产生了一些问题。

  1 项目支出中保证金与往来款存在的问题

  在政府采购制度下,由于货物的验收、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存在时点间隔,特别是一些构建项目的尾款需要在项目保修期结束后才支付,如按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处理,在采购和支付间隔跨年度时,对高等学校来说,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现象,不能真实反映高等学校的经济活动全貌。

  国库集中支付强调在支付的最后环节要由财政直接支付到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没有提及预算单位往来款项的处理。而往来款项是各个会计主体广泛存在和必然存在的财务现象。项目支出年终决算时是按照科目取数。正常一笔业务,当付款时一般都要留一部分质保金,等到一定时问,的确没有问题时再支付。但是在项目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一般年终时,本来项目已经结算完毕,却因有暂存款造成银行存款有结余,以致支出数与银行存款数不符,影响了年终决算报表,使得国库结余资金与财政拨款收支表结余不一样。

  2 向后勤集团划款受到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但相关文件对于高校后勤集团经费拨付业务没有明确的规定。高等学校的后勤集团不是独立法人的集团公司,但其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在高等学校中承担了大量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高等学校必须向其支付相关费用。这些服务结算在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前分散拨款实有资金的体制下,根本不存在资金拨付问题,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的规定,一个预算单位只能设立一个零余额账户,而且不得向其下属单位拨付资金。这样必然使应由高等学校零余额账户支付给后勤集团的款项无法划拨,也势必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3 加大了筹资难度

  近年来,高等学校快速发展建设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融资。向银行贷款已成为高等学校筹措急需资金的一条重要途径。银校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等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但是这种银校合作建立在高等学校和银行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在以前的财政分散支付体系下,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最终都会拨付到高等学校存款账户或支付账户上,由于高等学校在银行有存款,有收费权可以作质押,银行为高等学校提供贷款也能降低贷款风险,因此高等学校可以比较容易地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商业银行融资作为高等学校财务的一种重要的筹资方式,弥补了财政资金的不足,对我国高等学校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由于取消了高等学校在商业银行的账户,零余额账户由财政部门指定,其他商业银行可能会对高等学校贷款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而且,即使和国库单一账户结算,因为余额保持为零,所以高等学校在指定银行以外的存款趋于零,没有了账户存款的质押,商业银行由于惧怕信贷风险而不愿贷款给高等学校,高等学校的存款利息收入也因此而减少,等于断绝了高等学校的这一个重要的筹资渠道。

  三、完善高等学校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议

  我们应充分认识财政国库支付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内部的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

  (一)改革与完善预算编制

  改革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强化、细化预算。一方面,把部门预算改革作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先决条件来推进,预算科目的使用、支出目级的细化程度以及一级预算单位

  所属基层单位的确定等等,都要充分考虑预算执行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把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作为巩固部门预算改革成果的保障机制来实施,通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进行严格控制来保证部门预算的严肃性,强化财政支出的刚性约束。

  (二)创新会计核算方法,解决往来款问题

  为了解决项目保证金问题,在实践中一些解决办法被提出。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人员在做账务处理时,全额进支出科目,与银行存款数相对应。这样,支出科目完全与银行存款数对应。年终决算时,完全能够对上数。

  (三)建立健全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为了更加顺利地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立法部门应建立健全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以及建立一套比较完备、能适应国库改革需要的法律法规。1 修订与国库改革不相适应的法律规章。财经法规本来就是与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相适应的,必须与时俱进,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更加科学,因而应着手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税收征收、收费征管办法等法规。2 制定一批专门针对国库管理的法律、法规,使之有法可依,如《国库收入管理办法》、《收入退库管理办法》和《财政资金支付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四)积极行动,采取各种办法搞好银校关系

  近年来,由于高等学校发展迅速。相应基础设施建设较多,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投入又相对较少,所以必须和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高等学校没有等靠,而是积极行动,采取各种办法与银行合作。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零余额现金量特别大,对高等学校和银行而言,工作量都比较大,还容易出错,费时费力。在和银行沟通研究后,结合高等学校的业务特点,可由银行开发网上报账一体化财务系统软件。在实际操作中,学校把工资账户转到银行,职工都有一张报销可用的准贷记卡,经审核原始凭证认定合理时,报销的金额就可以直接支付到对应的工资卡上,省去支取现金的麻烦。

  通过与银行协商,银行出资安装圈存机,并可在高校内设立办事处,为学生存取款服务。这样。银行一次性增加了万余名客户,而学生真正实现了一卡走遍校园,一举两得。同时,学生缴费、领取伙食补助改为通过银行卡直接收付,解决了以往收发现金时,拥挤排队而出错的不良后果。

  通过在高校内安装网上银行系统,省去了出纳员跑银行的人力和物力。同时,网上银行对于内部控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总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继预算外资金管理、政府采购、部门预算之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的必然趋势。高校应及时更新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并与银行加强合作,以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顺利施行。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老A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 京ICP证030467号-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