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时,按现销价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以后期间应收未收部分计入哪个科目,未实现融资收益怎么计算?麻烦写出会计分录和计算过程
郭锋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19:30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时,若合同存在重大融资成分,企业应按现销价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应收未收部分计入“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计算需通过实际利率法,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期间内逐步摊销至财务费用。###会计分录及计算过程####1.发出商品时(控制权转移)假设合同总价款为1000万元,现销价格为800万元,商品成本为650万元,实际利率为7.93%。```借:长期应收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 未实现融资收益 200借:主营业务成本 650 贷:库存商品 650```####2.期末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假设第一年期末,长期应收款期初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未实现融资收益期初余额为200万元,实际利率为7.93%。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金额=(1000-200)×7.93%=66.44万元```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66.44 贷:财务费用 66.44```####3.收到第一期款项假设第一期收到2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6万元(200×13%)。```借:银行存款 226 贷:长期应收款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4.后续期间摊销后续期间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金额需根据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和实际利率重新计算,具体金额会逐年递减。---###说明-未实现融资收益是长期应收款的备抵科目,用于反映合同价款与现销价格之间的差额。-实际利率法是计算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金额的核心方法,确保每期摊销金额与实际利率匹配。-增值税在商品交付时确认,即使款项尚未全部收回,也需开具增值税发票并申报缴纳。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1
收藏 0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之后又转回为固定资产,该期间的折旧需要补提吗?为什么?
小王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17:10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该设备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到转回为固定资产期间不需要补提折旧。因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提折旧或摊销,一旦资产被划分为持有待售状态,企业不再预期通过使用它们来产生经济利益,而是计划在短期内出售以换取回报,所以在持有待售期间停止折旧是合理的。当不再符合持有待售条件转回为固定资产时,也不需要补提这期间的折旧。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5
收藏 0
请问如图片总结的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抵扣计算分类是否正确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15:5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免税发票不可以按照(9%+1%)抵扣进项,免税发票不可以抵扣进项, 收到一般纳税人开具的9%的发票可以按照(9%+1%)抵扣进项 其他的都是正确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3
收藏 0
老师好,想问一下涉税实务中错账调整的题目中可以直接冲销调整的分录,先红冲再做正确的分录,阅卷会给分吗,谢谢!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15:41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样是不给分的,因为考核的就是最后的调整分录,您可以将这个过程先写在草稿纸上,通过抵消,将最终的调整分录写在试卷上。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0
收藏 0
老师,为什么这里账面成本20万的库存烟叶要除以(1-0.09)呢,账面成本不就是不含税价吗,为什么不干脆20*0.01呢
郭锋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15:1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购进烟叶时,是按照9%抵扣的,后续领用深加工时还可以加计1%抵扣。这里账面成本20万元其实是已经按9%抵扣进项税额之后的成本金额。在购进烟叶时,先按9%凭票据实抵扣或凭票计算抵扣进项税额,此时计入账面成本的金额是扣除了这9%进项税额后的金额。所以在计算加计抵扣这1%的进项税额时,需要先将账面成本还原为原来包含9%进项税的金额,也就是用账面成本除以(1-9%),然后再乘以1%来计算加计抵扣的进项税额。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0
收藏 0
第二小问清算时允许扣除的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怎么算,为什么选A?
郭锋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11:57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计算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时,要明确这里指的是附加税、印花税等,不包括增值税。###步骤一:计算增值税该公司对W项目选择一般计税方法计税,一般计税方法下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本题虽未提及进项税额,但给出了含税销售收入50000万元,可先算出销项税额。假设增值税税率为9%(房地产一般计税税率),则销项税额=\(50000\div(1+9\%)\times9\%\)。###步骤二:计算附加税已知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附加税是以增值税为计税依据。所以附加税=增值税×(7%+3%+2%)。###步骤三:关于印花税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房地产缴纳的印花税已列入管理费用中,不允许再单独作为“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扣除。###步骤四:得出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将计算出的附加税加总得到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经过计算得出结果为423.37万元,所以答案选A。具体计算过程因缺少部分具体数据(如进项税额等)无法精确列出,但思路就是以上步骤。你可以根据题目完整数据按照此思路进行计算验证。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85
收藏 0
算扣除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时,收入为什么要减去销售比列的土地成本?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11:36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扣除“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时,税金是基于实际销售部分产生的。因此,土地成本也需要按销售比例进行分摊,以准确反映实际销售部分所对应的成本。这样可以确保扣除项目与实际销售情况相匹配,避免高估或低估应纳税额。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61
收藏 0
税一550题第380题,什么情况下支付的土地出让金需要价税分离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10:0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般情况下,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免征增值税,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土地出让金本身是不含税金额。不过在以下情况需要特殊处理:1.计算销售额时:计税销售额公式为:计税销售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当期允许扣除的土地出让金)÷(1+9%),按照公式,允许扣除的土地出让金视为含税金额,计算出差额后,÷1.09进行价税分离题目特殊说明时:若题目说“假设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抵减冲减相应的土地成本”,此时土地出让金需要价税分离,计入土地增值税中的土地出让金=支付的土地出让金-支付的土地出让金÷1.09×9%。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72
收藏 0
贷款项目下,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有什么不一样,麻烦举例说明,谢谢。
苏晓燕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10:01
#实务#
您好等额本息:借款人每月以相同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逐月增加,利息逐月减少。每月还款金额固定不变,每月还款压力较小,但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 等额本金:借款人每月偿还的本金固定不变,贷款利息逐月递减,因此每月还款本息合计金额是逐月递减的。前期每月还款金额较大,还款压力较大,但可以节约更多的利息。 具体选择哪种还款方式,贷款职工可根据自身的还款能力自由选择
阅读 434
收藏 2
税一550题第380题,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为什么加630元?
卫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09:43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中加630万元,是因为这630万元是国家统一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比如登记、过户手续费和契税等。这些费用属于土地增值税中“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金额”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扣除项目。具体来说,土地出让金21000万元是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直接成本,而630万元是取得土地使用权过程中依法缴纳的相关税费。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这两部分费用都可以作为扣除项目,因此需要将它们加在一起,作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总金额。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2
收藏 0
这种情况不是在转让房地产评估价格中扣吗?您上面税得是新房转让契税在土地价款中扣吧
苏晓燕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06:04
#税务#
您好,第一个图片非常详细地解释了契税在不同情况下扣除方式,新房一般包含在土地价款里了
阅读 1117
收藏 5
计算土地增值税用评估价格,为什么还能扣契税,不是用评估价得时候契税含在评估价格中了吗?
小林老师
|
提问时间:10/06 05:34
#税务#
你好,正在回复题目
阅读 1081
收藏 5
第11题的消费税为什么会计入合同负债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23:59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此处,纳税人是委托方,而受托方是扣缴义务人 这消费税,受托方要代为收取,所以之前有预收款的,是冲减合同负债,超过的部分,是无条件应收对价的权利的,增加应收账款。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17
收藏 0
作为计提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的基数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否为扣除了销售折让后的净额?而现金折扣是不得扣除的,对吗?
朴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23:17
#税务#
1. 作为基数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扣除销售折让后的净额,因为销售折让会冲减实际收入金额; 2. 现金折扣不得扣除,需按折扣前的收入额计入基数,因为现金折扣属于财务费用,不影响收入本身。
阅读 1080
收藏 5
作为民营企业,本企业没有工会组织,还需要按月计提工会经费吗?如果计提了,向工会缴纳款项的程序是怎样的?
朴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23:13
#实务#
1. 没工会也需按月计提,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 提工会筹备金; 2. 缴纳多由税务机关代收,一般按月(小规模可按季)在电子税务局申报缴纳。
阅读 369
收藏 2
为什么企业自产的产品作为福利发给本企业员工,产品减值不考虑在应付职工薪酬里面呢?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22:10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是含税售价,您说的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这是影响结转的销售成本的金额 不会影响应付职工薪酬的发生额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5
收藏 0
增值税应如何处理,税率是6%还是13%
赵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20:53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该业务中,对于收到的以前年度拖欠货款339万元及资金占用费10万元,应按13%计算增值税。因为资金占用费属于价外费用,应和货款一并按照销售货物的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一般货物销售适用税率为13%。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71
收藏 0
就是这种收入不是当天记的,是次日,怎么报税
苏晓燕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9:18
#实务#
您好,收入主要看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阅读 308
收藏 1
企业将委托加工的高档化妆品收回后,其中5%用于继续加工成套化妆品,94%网络销售收入6000万元。1%网络主播试用样品,请问5%说是成套化妆品,这成套化转品不是高档化妆品,是不是不需要缴纳消费税?这5%领用时不缴纳消费税,但可以抵扣已缴纳这部分消费税?94%收入6000万元缴纳消费税,可抵扣缴纳的这部分消费税?请问1%视同销售吗?需要计算6000/94%*1%缴纳消费税吗?可以抵扣已缴纳的这部分消费税吗?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7:11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关于5%用于继续加工成套化妆品-是否缴纳消费税:成套化妆品通常属于高档化妆品范畴,需要缴纳消费税。不过在这5%用于继续加工时,领用时暂不缴纳消费税,而是在最终成套化妆品销售时缴纳。-能否抵扣消费税:可以按生产领用数量抵扣已纳的消费税。因为这属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情况,所以可以抵扣委托加工环节已缴纳的消费税,抵扣金额为全部消费税的5%。###关于94%网络销售收入6000万元需要缴纳消费税,同时可按比例抵扣已缴纳的消费税,可抵扣金额为全部消费税的94%。###关于1%作为网络主播试用样品-是否视同销售:是,将自产的高档化妆品无偿赠送,属于视同销售行为,需要缴纳消费税。-消费税计算:可以按照同类产品售价计算消费税,即按照94%部分的售价来推算,应缴纳消费税为$6000÷94\%×1\%$对应的消费税部分。-能否抵扣消费税:可以抵扣已缴纳的这部分消费税,可抵扣金额为全部消费税的1%。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5
收藏 0
第三题第一问中的13805.31是怎么得出来的?
张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6:35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本题可根据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出税额。已知A公司收取两年含税租金\(12\)万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增值税税率为\(13\%\)。首先将含税租金换算为不含税租金,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div(1+税率)\),则不含税租金为:\(120000\div(1+13\%)\approx106194.69\)(元)然后根据公式\(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额\times税率\),可计算出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06194.69\times13\%\approx13805.31\)(元)所以,分录中的\(13805.31\)是通过将含税租金换算为不含税租金后,再乘以增值税税率计算得出的。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64
收藏 0
这个书上,最后两问,划红线打问号的部分,是不是题有问题? 为什么第三题终结期考虑了流动资金投资额,而第四题又只考虑前两年的复利折现?
小王老师
|
提问时间:10/05 16:24
#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根据题目描述,第三题和第四题的处理方式是合理的,原因如下:1.第三题终结期考虑流动资金投资额:该题中,第2年年初流动资金投资额增加到30万元,而第1年年初的流动资金投资额为10万元。因此,第2年年初需增加的流动资金投资额为20万元。由于流动资金在项目终结时会回收,因此在终结期需要考虑这部分流动资金的回收,从而体现在终结期的现金流量中第四题只考虑前两年的复利折现:该题中,第1年年初的流动资金投资额为10万元,第2年年初的流动资金投资额为30万元。因此,第2年年初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比第1年增加了20万元。由于题目要求计算的是第2年年初需增加的流动资金投资额,因此只需考虑第2年年初的增量部分(20万元),而不需要考虑后续年份的流动资金投资额。综上,两题的处理方式是合理的,分别考虑了不同阶段的流动资金投资额及其回收情况。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8
收藏 0
如何计算定期利息的利率?
秦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20:39
#会计实务#
计算定期利息的利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利息计算周期:确定利息的计算周期,例如每年、每半年、每季度或每月。 2. 利息金额:确定需要计算利息的本金金额。 3. 利息期限:确定需要计算利息的期限,例如一年、两年或更长。 4. 利息计算公式:根据利息计算的公式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定期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金额 = 本金金额 × 利率 × 利息期限。 5. 利率计算方法:根据利息计算的公式,将已知的利息金额、本金金额和利息期限代入,解出利率。 例如,假设有一个定期存款,本金金额为10,000美元,存款期限为一年,利息金额为500美元。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以下计算过程: 利息金额 = 10,000 × 利率 × 1 500 = 10,000 × 利率 利率 = 500 / 10,000 利率 = 0.05 或 5% 因此,该定期存款的利率为5%。
阅读 9837
收藏 42
房贷利息的计算中有哪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8:25
#会计实务#
在房贷利息的计算中,有几个常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利率的选择:房贷利率通常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选择,需要根据个人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利率类型。 2. 利息的计算方式:房贷利息计算可以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或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金额相同,但每月还款中利息占比逐渐减少;等额本金还款法每月还款本金相同,但每月还款中利息金额逐渐减少。 3. 利息的计算周期:房贷利息的计算周期可以是按月、按季度或按年计算。需要根据具体合同约定来确定计算周期。 4. 提前还款的影响:如果提前还款房贷,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提前还款违约金或其他费用,并计算出提前还款后的新利息。 5. 利息的税务处理:房贷利息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需要了解相关税务政策并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 6. 利息的确认和核算:在会计记录中,房贷利息需要按照实际发生的日期确认,并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和披露。 以上是房贷利息计算中的一些常见注意事项,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来确定。建议在进行房贷利息计算时,咨询专业人士或银行机构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阅读 7286
收藏 32
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当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7:12
#会计实务#
办公差旅费是指企业员工因公务需要而发生的差旅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核算办公差旅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规定: 1. 财务会计准则: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会计准则》等。根据准则的规定,应当将办公差旅费列入企业的费用支出,以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 2. 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办公差旅费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内部管理制度应包括差旅费用的报销标准、审批流程、报销凭证要求等。员工在发生差旅费用时,需按照内部管理制度的规定提供相应的报销材料,并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 3. 费用核算:企业应设立差旅费用科目,将发生的差旅费用按照科目分类进行核算。核算时应将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分别列入相应的科目,以便准确反映差旅费用的构成和支出情况。 4. 报销凭证:企业应要求员工提供相关的报销凭证,如发票、票据等,作为差旅费用的核算依据。报销凭证应包括必要的信息,如费用发生日期、费用明细、费用金额等,以便核实和审计。 5. 记账处理:企业应按照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将差旅费用进行记账处理。记账时应将差旅费用分摊到相应的费用科目,并及时进行核算和登记。 总之,办公差旅费的核算应当符合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以确保差旅费用的准确核算和合规性。
阅读 1156
收藏 0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有哪些要求?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7:01
#会计实务#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有以下要求: 1. 诚实守信:会计师应当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故意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不得伪造、篡改、隐匿财务记录。 2. 保守秘密:会计师应当保守客户的商业和财务秘密,不得泄露客户的商业机密和财务信息。 3. 独立公正:会计师应当保持独立的态度,不受他人的影响或压力,客观公正地执行工作,不得为个人或他人谋取私利。 4. 尽职尽责:会计师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5. 持续学习:会计师应当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与会计职业发展的步伐同步。 6. 遵守法律法规:会计师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活动,不得为客户提供违法违规的建议或服务。 7. 保护公众利益:会计师应当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8. 维护职业声誉:会计师应当维护会计职业的声誉和形象,不得从事损害会计职业声誉的行为。 以上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师的行为规范的主要要求,会计师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范,确保自己的职业行为符合道德和职业规范。
阅读 868
收藏 4
会计扩展等式中的收入和费用是如何影响所有者权益的?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6:27
#会计实务#
会计扩展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在会计扩展等式中,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 收入和费用是会计记录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如下: 1.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如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收入的增加会增加所有者权益,因为收入的增加会增加资产,从而增加所有者权益。 2.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用于获取或维持收入的支出。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等。费用的发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因为费用的发生会减少资产,从而减少所有者权益。 综上所述,收入的增加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费用的发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这是因为收入和费用的发生都会对资产产生影响,而资产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因此,会计扩展等式中的收入和费用对所有者权益有直接的影响。
阅读 945
收藏 4
会计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4:16
#会计实务#
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折旧方法: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直线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均摊到其预计使用寿命的每一年。年数总和法则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分配到每个年度,根据每个年度的使用寿命比例进行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则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照预设的折旧率进行计算,每年的折旧费用逐年减少。 2. 使用寿命:会计需要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这通常是根据经验和行业标准来确定的。使用寿命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折旧费用的计算。 3. 残值:残值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后的价值。会计需要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通常可以根据市场价值或预计的剩余价值来确定。 4. 折旧基数:折旧基数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减去残值后的金额。折旧费用是根据折旧基数来计算的。 综上所述,会计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使用寿命、残值和折旧基数来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选择的折旧方法来确定。
阅读 832
收藏 3
什么是SWOT分析,它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什么?
李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48
#会计实务#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组织或个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代表着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 在会计实务中,SWOT分析可以用于评估一个组织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以下是SWOT分析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 优势(Strength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识别组织的财务优势,例如良好的现金流、高利润率、稳定的客户群等。这些优势可以帮助组织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劣势(Weaknesses):SWOT分析可以揭示组织的财务劣势,例如高成本结构、低利润率、过高的债务负担等。通过识别劣势,会计师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财务状况,提高盈利能力。 3. 机会(Opportunitie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发现组织所面临的财务机会,例如市场增长、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等。会计师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来制定财务策略,实现组织的增长和发展。 4. 威胁(Threats):SWOT分析可以帮助会计师识别组织所面临的财务威胁,例如竞争加剧、法规变化、经济衰退等。通过了解威胁,会计师可以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保护组织的财务利益。 综上所述,SWOT分析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评估组织的财务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帮助会计师制定财务策略和管理风险。
阅读 935
收藏 4
信用证开立方式有哪些?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47
#会计实务#
信用证开立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电报开证(Telegraphic Transferable Credit):开证行通过电报或电传方式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2. 信用证开证通知书(Letter of Credit Opening Advice):开证行向受益人发出信函或电报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3. 电子开证(Electronic Credit):开证行通过电子方式向受益人发出信用证的开立通知。 4. 书面开证(Documentary Credit):开证行向受益人发出书面信函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5. 银行保函开证(Bank Guarantees):开证行通过银行保函的方式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证的开立情况。 这些开证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信用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阅读 799
收藏 3
固定资产固定折旧年限后,是否可以继续计提折旧?
周老师
|
提问时间:06/02 13:34
#会计实务#
根据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按照其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分摊的。一般情况下,当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到期后,不应再继续计提折旧。因为折旧是为了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合理分摊,一旦折旧年限到期,固定资产的成本已经完全分摊完毕,不再需要继续计提折旧。 然而,有些特殊情况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可能会超过预计的折旧年限,这时可以考虑继续计提折旧。例如,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因为技术进步或者维修保养的良好而延长,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评估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并继续计提折旧。 总之,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到期后不应再继续计提折旧,但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例外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
阅读 963
收藏 0
上一页
1
2
3
4
5
...
500
下一页
搜索专区
没有你想要的答案,搜索一下试试?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
免费专区
财税问答
免费试听
免费题库
免费直播
免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