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公允价值的运用需具备六大条件

2009-11-19 13:11 来源:何本芳

  公允价值理论上的优越性十分明显,但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先用、后弃、再用的过程,也表明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可靠性问题,一是公允价值技术本身较难掌握,涉及许多估计、判断和假设;二是容易出现人为操控,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这在我国是有过教训的。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财政部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大局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法律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在具体准则中使用国际商业语言中的“公允价值”。目前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准则,其中有17个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涉及范围之大是显然的。但这种运用又是有条件的和谨慎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运用公允价值的许多条件还有待完善。那么,公允价值的运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1、要有良好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是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前提是建立一个统一而又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没有完善的交易市场就难以取得有关造价的完备信息,就难以为由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鉴证提供可资依赖的、必不可少的证据。

  2、要有完善的公允价值信息发布系统。逐步建立一个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全国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大力推进信息资源的公开化,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必要条件。在理想状态下,市场上的每笔交易都将被系统记录并统计在该系统的数据库中,然后通过一定的渠道发布出来,而且这个系统的数据会随交易的发生而变化,并及时发布出来,其类似于股票交易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公允价值发布平台,企业可以随时从公允价值发布系统中获得相应资产的公允价值,审计人员也可参照系统发布的数据来判断企业有关交易的公允性。

  3、要有权威性的资产评估机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做法,按照市场活跃程度将公允价值的运用划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次是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应以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第二级次是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但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以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第三级次是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的资产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可见,在第一、二级次不存在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估值技术。估值的方法不外乎市价法、成本法、收益法。但对于不同使用价值、不同使用年限、不同计量单位且种类繁多的资产要运用估值技术,其专业性要求很强,需要专门的评估机构,由专业的技术人员依据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市场参数进行评估,且评估后的价值还要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鉴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之间的合作形式,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评估协会也可合作,从而逐步改善评估标准立法级次不高、权威性不足的现状,积极引导企业价值评估实务更好地服务于会计报告实务。

  4、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监管机构。要强化国家监督机构的职能,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之间要建立互动机制,发挥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做好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工作。

  5、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的选择空间进行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造假成本过低,如果在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规范的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造假成本,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范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操控公司盈余行为的发生,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正确运用。

  6、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公允价值的确定有赖于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最近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抑或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些都需要主观判断。既然有主观判断,就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受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的主观意志的影响。因此,要全面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就必须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让会计从业人员及相关的管理者能坚守职业操守,如实反映经济事项,从主观上消除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同时还应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会计从业人员不仅坚守职业道德,还应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恰当而准确地应用公允价值。

责任编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