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保会计网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会计稳健性浅析

2009-09-14 11:40 来源:夏冬林

  (一)会计稳健性的衡量指标

  会计稳健性是指财务会计中的稳健原则,也称审慎原则或者谨慎原则。对于利润表而言,稳健原则通常的含义是预计费用而不预计收入,对于资产负债表而言,稳健原则是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其结果是不高估利润、不高估净资产。会计稳健性指标可以用会计指标或者市场指标来衡量。

  1、会计指标。在任何企业的生命周期内,实现的利润和收到的净现金都是相等的。由于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企业分期报告利润,如果前期报告的利润高,后期报告的利润就会较低。利润的高低可以通过现金流量来衡量。预计费用而不预计收入意味着在支付现金之前确认费用,在收到现金之后确认收入,或者将收入确认推迟到不确定性消除之后。因此,会计的稳健性就表现为当期利润低于净现金。如果某一时间段的利润持续高于净现金,企业就可能系统性地高估了利润,属于激进的利润。反之,则是稳健的利润。会计的稳健性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应计项目来体现,如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预计负债、资产减值等,还可以通过会计政策来体现,如折旧年限、坏账比例等。值得注意的是,应付项目实际上成为企业融资的手段,不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因此,在衡量会计稳健性时,应当扣除应付项目的增加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指标来衡量会计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额

  2、市场指标。对于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还可以通过公司的股票投资收益与会计账面利润的差额来体现。理论界认为,股票价格是公司未来收益的现值,如果特定公司的股票价格发生变化,意味着影响公司未来收益现值的因素发生了变化,比如未来现金流量、贴现率等。因此,公司股票的投资收益实际上是公司的经济利润,预期着公司未来的收益。按照收入实现原则,会计确认的账面利润大多是已经实现的利润。这样,企业的经济利润必然与会计利润不等,会计利润越往后推迟,某一时期确认的会计利润就越低,与经济利润的差额就越大,会计利润就越稳健。

  (二)会计稳健性的意义

  首先,预计费用而不预计收入往往表现为提前确认费用、推迟确认收入,但这仅仅是会计账面的记录,并没有发生实际的现金收付。反之,则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会计信息是具有预测价值的,如果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投资者以此作为预测的基础,将来发生损失,投资者或者市场将会重新估价公司,这显然会伤害投资者的利益。稳健的会计政策则会自动规避投资者的这种损失。现实中,公司董事、会计师事务所被提起诉讼往往也是因为高估资产、高估利润,很少发生因为低估资产、低估利润而被诉讼的。

  最后,相对于公司的股东而言,债权人处于信息劣势;相对于公司的管理层和大股东而言,供应商和客户、中小股东、政府机构处于信息劣势。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意味着经营风险,当前较高的股利会转移太多的资源给股东。因此,债权人会要求更稳健的会计信息,从而降低过度的股利支付。同样,供应商和客户也不希望因公司经营风险而使自己遭受损失,稳健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保护他们的利益。

  正是出于稳健会计信息的各种好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倾向于符合稳健特征的会计准则,保护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比如,《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就要求上市公司在编制年报时应当采用稳健原则。稳健性已经成为会计信息体现制度背景差异和会计准则差异的典型特征之一。损失的及时确认,不仅是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特征,也会逐渐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

  (三)我国会计稳健的现状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以来,会计稳健性有了很大提高。笔者通过研究1999年到2006年样本上市公司应计项、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之间的比例关系,采用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应计项,那么应计项小于0就表明当年净利润金额低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视为一种稳健的做法。笔者发现,1999年到2006年期间,上市公司净利润小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应计项小于0)的公司比例逐年增多,而净利润大于现金流的公司比例在不断下降,整体上看,稳健程度不断提高,而激进的行为在逐渐改善。若剔除了应计项占净利润比例超过10(-10)的样本,由统计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可以发现,应计项占净利润的比例(均值和中位数趋势相同)也逐渐降低,即更加稳健。

  然而,我国会计稳健性的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从2002年至2005年上市公司审计调整情况可见,尽管审计调整的金额呈下降的趋势,但是,调减利润的金额远远高于调增利润的金额,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仍然存在激进的倾向。

责任编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