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吗
完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
在财务会计中,完全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它将所有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

税前利润 = 销售收入 - (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 - 期末存货成本) - 销售与管理费用。
假设某公司在一个会计期间内销售收入为100,000元,期初存货成本为20,000元,本期生产成本为60,000元,期末存货成本为15,000元,销售与管理费用为10,000元,则其税前利润为:
税前利润 = 100,000 - (20,000 60,000 - 15,000) - 10,000 = 25,000元。
变动成本法计算税前利润
与完全成本法不同,变动成本法仅考虑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则被视为期间费用。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税前利润 = 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
继续上述例子,假设变动成本为40,000元,固定成本为30,000元,则税前利润为:
税前利润 = 100,000 - 40,000 - 30,000 = 30,000元。
可以看到,两种方法得出的税前利润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成本分类的不同。
常见问题
如何选择适合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答: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和经营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企业生产过程复杂且固定成本较高,可能更适合使用完全成本法;若企业更关注短期决策和成本控制,则变动成本法更为适用。
变动成本法对企业短期决策有何影响?答:变动成本法能更清晰地反映企业在短期内的成本结构,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定价决策和盈亏平衡分析。
完全成本法对长期投资决策有何帮助?答:完全成本法通过全面考虑所有成本,有助于企业评估长期投资项目的真实成本和潜在收益,从而做出更为稳健的投资决策。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小规模计提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多少钱
下一篇:计提的工人工资当月要结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