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收到政府补助,是否需要填报A105080,也要分情况讨论?1.“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摊销递延收益时,贷记其他收益,会计上确认了相关资产的折旧成本,但是税收不认可,所以需要填报A105080,对吗?这时是否需要填报A105020附表?2.可是,“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相关资产折旧成本可以扣除,摊销递延收益时,贷记哪个科目?如果贷记成本费用科目,会冲减成本费用,最终就没有扣除,是错误的。如果贷记其他收益,也是错误的,因为在收取补助时,已经在A105020中的“税收金额”列“全额”确认税收收入了,现在摊销递延收益时又确认分摊收益,就重复确认收入了啊?

丢了玉兔的嫦娥| 提问时间:05/25 11:06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汪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CMA,考培专家
已解答759个问题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当政府补助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摊销递延收益贷记其他收益,在会计上确认相关资产的折旧成本但税收不予认可的情况下,确实需要填报A105080进行纳税调整,并且可能需要填报A105020附表来反映不征税收入的情况。2.当政府补助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摊销递延收益应贷记其他收益而非成本费用科目。因为如果贷记成本费用会冲减成本费用导致无法扣除;而贷记其他收益则不会造成重复确认税收收入的问题,因为在收取补助时不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则在A105020中并未全额确认税收收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摊销递延收益时应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祝您学习愉快!
05/25 11:06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1:09
收到补助,用于资本化支出,1.“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摊销递延收益时,贷记其他收益?还是冲减相关资产的折旧成本费用? 2.“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摊销递延收益时,贷记其他收益?还是冲减相关资产的折旧成本费用?
汪老师
05/25 11:09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摊销递延收益时,应冲减相关资产的折旧成本费用。
2.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摊销递延收益时,应贷记其他收益。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1:15
为在收取补助时不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则在A105020中并未全额确认税收收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摊销递延收益时应贷记其他收益科目。问题:1.不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就是全额确认收入啊?而且在A105020中的税收金额列填报的就是收到的补助总金额啊?
汪老师
05/25 11:1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并不意味着全额确认收入。在A105020表中,税收金额列填报的是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补助金额,而非收到的补助总金额。因此,在摊销递延收益时应当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1:19
当补助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摊销递延收益贷记其他收益,在会计上确认相关资产的折旧成本但税收不予认可的情况下,确实需要填报A105080进行纳税调整,并且可能需要填报A105020附表来反映不征税收入的情况。问题:1. A105020中账载金额是怎么确认的?2.摊销递延收益时贷记其他收益,收取补助时又在A105020中确认收入,这两个收入是什么关系?会不会重复?
汪老师
05/25 11:20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A105020中的账载金额是按照会计准则确认的不征税收入部分。这通常是指企业收到政府补助后,在会计处理上作为递延收益,并在满足特定条件时逐步摊销计入其他收益的部分。
2.摊销递延收益贷记其他收益与收取补助时在A105020中确认的收入,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前者是会计上的处理,后者是为了符合税法要求而进行的税务申报。两者不会重复,因为税收上确认的收入是在会计上已经确认的基础上调整的结果,目的是为了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1:32
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折旧成本不可以扣除,摊销递延收益时,应冲减相关资产的折旧成本费用。问题:1.这时,会计上就相当于没有确认资产折旧成本费用了,对吗?2.如果会计没有确认资产折旧成本,还是需要填报A105080,这时资产折旧的账载金额就是0,税收金额也是0,不产生税会差异,就不需要填报调整额了?3.为什么老师说A105080资产折旧的账载金额不是0、而是折旧金额,需要填报调整额呢?
汪老师
05/25 11:32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是的,在会计上相当于没有确认这部分资产的折旧成本费用。
2.如果会计上没有确认资产折旧成本,则在A105080中,账载金额为0。但由于税收处理与会计处理不同,即使账载金额为0,如果税法规定需要计算折旧,则税收金额不为0,因此会产生税会差异,需要填报调整额。
3.老师说A105080资产折旧的账载金额不是0而是折旧金额,是因为虽然会计上没有确认这部分费用,但根据税法的规定,这部分折旧仍然存在并需要在税务申报中体现。因此,在填报A105080时,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金额进行调整。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1:36
A105020表中,税收金额列填报的是按照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补助金额,而非收到的补助总金额。因此,在摊销递延收益时应当贷记其他收益科目。问题:假设收到补助100,在A105020中的“税收金额“列中不填报100,那填报哪个数?填报的依据是什么?
汪老师
05/25 11:37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A105020表中,“税收金额”列应填报的是按照税法规定应当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如果收到补助100,但其中只有符合不征税条件的60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并摊销递延收益,则在A105020中的“税收金额”列中填报40,即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需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填报依据是税法对政府补助的具体规定。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1:40
您的回答很精彩。请给出两个具体案例说明:1.收到补助,全部用于资本化支出,“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需要填报哪些附表哪些行?先后顺序是什么?会计处理、税务处理分别是什么?2.“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需要填报哪些附表哪些行?先后顺序是什么?会计处理、税务处理分别是什么?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1:43
A105020表中,税收金额列填报的是按照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补助金额,而非收到的补助总金额。因此,在摊销递延收益时应当贷记其他收益科目。问题:收到补助时的税收金额和摊销递延收益时的贷记其他收益,这两个收益存在哪些关系?存在哪些不同点?
汪老师
05/25 11:41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收到补助全部用于资本化支出,“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
-会计处理:收到政府补助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按期摊销递延收益冲减相关资产的折旧成本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税务处理:填报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进行纳税调整,同时填报A105020《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反映不征税收入的情况。
顺序是先填A105080再填A105020。2.收到补助全部用于资本化支出,“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
-会计处理:收到政府补助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按期摊销递延收益计入其他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摊销时: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税务处理:填报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进行纳税调整,但不需要填报A105020。
顺序是仅填A105080。
祝您学习愉快!
汪老师
05/25 11:43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收到补助时的税收金额是按照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而摊销递延收益时贷记其他收益则是会计处理上逐步确认收入的过程。两者的关系在于后者基于前者进行调整,不同点在于时间点和性质:税收金额在收到补助时即确定,属于税务申报;而贷记其他收益是在满足特定条件或期间内分摊,属于会计收入确认。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1:51
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收到补助时,会计分录:贷递延收益,并没有贷记营业外收入,会计上没有直接确认为收入,税务处理要求在收到时不计入应税收入。为什么还要在《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中调减应税收入呢?没有调整的会计基础啊?
汪老师
05/25 11:52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虽然会计上收到补助时贷记递延收益,没有直接确认为收入,但税务处理要求在收到时不计入应税收入。然而,在《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中调减应税收入是为了反映该笔补助符合不征税条件的事实,确保税务申报与会计处理相协调,避免重复计算。这体现了税收政策对特定补助的优惠政策,即使在会计上没有直接确认为收入。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00
假如收到补助100,资本化支出,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当年用于资本化支出40,收到补助,折旧,摊销时,会计分录分别是什么?A105020中账载金额填报多少?税收金额填报多少?
汪老师
05/25 12:01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收到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100
  贷:递延收益100用于资本化支出时(假设形成固定资产):
借:在建工程40
  贷:银行存款40同时,冲减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40
  贷:其他收益40折旧时,假设当年计提折旧10:
借:管理费用10
  贷:累计折旧10摊销时(假设剩余递延收益在年内摊销20):
借:递延收益20
  贷:其他收益20A105020中账载金额填报40,因为这是会计上确认的不征税收入部分。
税收金额填报60,因为收到补助时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为100,减去资本化支出并摊销的部分40。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04
A105020中的账载金额,取数标准不一定是取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数据,还有可能取递延收益科目的贷方数据,对吗?这个账载金额,要取哪些会计科目的数据?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07
贷记其他收益,您说不会重复的原因是,这里贷记其他收益,是会计数据,而不是税收数据,而税收数据已经在A105020中一次性调整完了,所以不会重复,对吗?
汪老师
05/25 12:0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A105020中的账载金额不仅限于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还可能包括递延收益等科目的贷方数据。具体取数取决于企业收到政府补助后的会计处理方式,即在满足特定条件时逐步摊销计入的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资产成本费用的部分。
祝您学习愉快!
汪老师
05/25 12:08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对的。贷记其他收益是会计处理的一部分,反映的是递延收益在满足特定条件时逐步确认为收入的过程。而税收数据已经在A105020表中一次性调整完毕,两者基于不同的目的和时间点进行处理,因此不会重复计算。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12
如果会计上没有确认资产折旧成本,则在A105080中,账载金额为0。但由于税收处理与会计处理不同,即使账载金额为0,如果规定需要计算折旧,则税收金额不为0,因此会产生税会差异,需要填报调整额。问题: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资产折旧成本,税收规定不得扣除,和您说的“如果税FA规定需要计算折旧”是矛盾的啊?
汪老师
05/25 12:13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确实存在矛盾。通常情况下,如果政府补助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那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与该补助相关的资产折旧成本不得扣除。但如果税收法规特别规定需要计算这部分折旧,则会产生税会差异,即会计上未确认的折旧,在税务处理中需作为调整项填报。这种情况下,虽然账载金额为0,但税收金额不为0,需要在A105080表中进行相应调整。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15
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假如收到补助100,当年用于资本化支出40,当年折旧成本10,在A105080中相关资产折旧栏的账载金额列填报多少?税收金额列填报多少?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17
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假如收到补助100,当年用于资本化支出40,当年折旧成本10,在A105080中相关资产折旧栏的账载金额列填报多少?税收金额列填报多少?老师说资产折旧的账载金额填报折旧金额,可是摊销递延收益时,贷记折旧成本了,已经冲减折旧成本了,账载金额应该是0才对啊?
汪老师
05/25 12:1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账载金额列填报30(40-10),税收金额列填报10。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21
但如果特别规定需要计算这部分折旧,则会产生税会差异,即会计上未确认的折旧,在税务处理中需作为调整项填报。这种情况下,虽然账载金额为0,但税收金额不为0,需要在A105080表中进行相应调整。问题:既然作为不征税收入申报了补助,税收一般会规定相关折旧成本不能扣除了。请问哪些情况下,会产生您说的税收上需要计算折旧情况呢?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26
账载金额列填报30(40-10),税收金额列填报10。问题:1.折旧成本应该是10,怎么是30?2.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贷记折旧成本,已经冲减成本费用了,会计实际上没有确认折旧成本,为什么账载金额不是0?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28
“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假如收到补助100,当年用于资本化支出40,当年折旧成本10,在A105080中相关资产折旧栏的账载金额列填报多少?税收金额列填报多少?假如不存在其它税会折旧方面的差异
汪老师
05/25 12:27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折旧成本30是指在建工程40减去累计折旧10后的净值。
2.账载金额不是0,是因为虽然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贷记了折旧成本,但这只是反映了税收上的调整,并没有改变会计上实际的资产价值。会计上仍然需要记录固定资产的折旧,即使这部分折旧在税务处理中被冲减了。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32
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老师说A105080资产折旧账载金额列填报实际折旧金额10,可是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摊销递延收益时,贷记折旧成本,已经冲减成本费用了,会计实际上没有确认折旧成本,账载金额应该是0才对啊?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35
账载金额不是0,是因为虽然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贷记了折旧成本,但这只是反映了税收上的调整,并没有改变会计上实际的资产价值。会计上仍然需要记录固定资产的折旧,即使这部分折旧在税务处理中被冲减了。问题:贷记折旧成本,是会计处理,而不是税收处理啊?税收金额直接填报0就可以了,不需要冲减啊?
汪老师
05/25 12:33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摊销递延收益确实会冲减相关资产的折旧成本。因此,在A105080表中填报账载金额时,由于实际会计处理中已经没有确认这部分折旧费用,所以账载金额应为0。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37
您说的折旧成本30是指在建工程40减去累计折旧10后的净值。这是另外一列数据,但是资产折旧“本期发生”数据,按照你们的理解就填报10,对吗?
汪老师
05/25 12:3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账载金额不是0,是因为会计上仍然需要记录固定资产的折旧,即使这部分折旧在税务处理中被视为不征税收入。贷记折旧成本是会计处理,用于反映资产价值的实际减少。税收金额填报时直接按照税法规定填报,如果符合不征税条件,则可以填报0,不需要通过冲减来调整。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40
A105020表中,税收金额列填报的是按照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补助金额,而非收到的补助总金额。因此,在摊销递延收益时应当贷记其他收益科目。问题:假设收到补助100,在A105020中的“税收金额“列中不填报100,那填报哪个数?填报的依据是什么?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41
您的案例是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的?还是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的?
汪老师
05/25 12:38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资产折旧“本期发生”数据应填报10。这反映了当期计提的折旧金额。
祝您学习愉快!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42
您的案例是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的?还是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的?请两张情况都给出案例,多谢啦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42
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收到补助时,会计分录:贷递延收益,并没有贷记营业外收入,会计上没有直接确认为收入,税务处理要求在收到时不计入应税收入。为什么还要在《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中调减应税收入呢?没有调整的会计基础啊?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43
您的案例是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的?还是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的?请两种情况都给出案例,多谢啦
丢了玉兔的嫦娥
05/25 12:48
“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时,假如收到补助100,当年用于资本化支出40,当年折旧成本10,在A105080中相关资产折旧栏的账载金额列填报多少?税收金额列填报多少?假如不存在其它税会折旧方面的差异。如果既有不征税收入产生的折旧税会差异,又有其他折旧方面的税会差异,这个表具体怎么填报?是分行填报吗?
汪老师
05/25 14:0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假设条件:
企业收到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政府补助100万元,用于购置资产(资本化支出)。当年资产购置支出40万元(计入资产成本),当年计提折旧10万元。会计处理中,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核算(递延收益分期摊销)。二、会计处理与账载金额分析1. 收到政府补助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100贷:递延收益100
税务处理:确认为不征税收入,对应支出(资产折旧)不得税前扣除。2. 资产购置与折旧计提资产成本:40万元(会计与税法均计入资产原值)。当年折旧:10万元(会计账载金额)。递延收益摊销(与资产折旧同步):借:递延收益10(对应折旧金额)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10关键点:递延收益摊销不影响资产折旧的账载金额,仅影响损益(如“其他收益”)。资产折旧的账载金额仍为10万元(按会计准则正常计提),递延收益摊销是对损益的调整,与资产成本无关。三、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规则1. 账载金额填报口径:按会计核算的资产原值、折旧额如实填写。本例填报:资产原值:40万元(会计计入固定资产的金额)。本年折旧、摊销额(账载金额):10万元(会计实际计提的折旧)。累计折旧、摊销额:10万元(当年累计)。2. 税收金额填报口径:按税法规定可税前扣除的折旧额。税务规则:不征税收入对应的资产折旧不得税前扣除(因补助收入未计入应税所得,支出需配比调减)。本例填报:税收折旧额:0万元(税法不允许扣除)。纳税调整额:账载金额10万元-税收金额0万元= 调增10万元。

祝您学习愉快!

汪老师
05/25 14:05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假设条件:
企业收到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政府补助100万元,用于购置资产(资本化支出)。当年资产购置支出40万元(计入资产成本),当年计提折旧10万元。会计处理中,政府补助采用总额法核算(递延收益分期摊销)。二、会计处理与账载金额分析1. 收到政府补助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100贷:递延收益100
税务处理:确认为不征税收入,对应支出(资产折旧)不得税前扣除。2. 资产购置与折旧计提资产成本:40万元(会计与税法均计入资产原值)。当年折旧:10万元(会计账载金额)。递延收益摊销(与资产折旧同步):借:递延收益10(对应折旧金额)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10关键点:递延收益摊销不影响资产折旧的账载金额,仅影响损益(如“其他收益”)。资产折旧的账载金额仍为10万元(按会计准则正常计提),递延收益摊销是对损益的调整,与资产成本无关。三、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规则1. 账载金额填报口径:按会计核算的资产原值、折旧额如实填写。本例填报:资产原值:40万元(会计计入固定资产的金额)。本年折旧、摊销额(账载金额):10万元(会计实际计提的折旧)。累计折旧、摊销额:10万元(当年累计)。2. 税收金额填报口径:按税法规定可税前扣除的折旧额。税务规则:不征税收入对应的资产折旧不得税前扣除(因补助收入未计入应税所得,支出需配比调减)。本例填报:税收折旧额:0万元(税法不允许扣除)。纳税调整额:账载金额10万元-税收金额0万元= 调增10万元。

祝您学习愉快!

汪老师
05/25 14:14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如果是税法中是不征税收入,则需要填写该表调整折旧金额和递延收益的金额

如果是征税收入,则税会上不存在差异,不用纳税调整。

祝您学习愉快!

有帮助 2
收藏 1
阅读 81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最新回答

      查看更多

      免费资料

      下载APP快速提问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
      立即免费注册
      Hi,您好,我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答疑助手,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