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企业类〕编制说明—— 行业科目对照表说明(十一)
财统[2000]2号
颁布时间:2000-09-25 00:00:00.000 发文单位:
9.上年国家股股利实际收缴数:指国家股股东实际从股份有限公司收取的上年度股利数。
(四)表内及表间关系
1.表内关系:
2行=(3+8)行;
3行=(4+5+6+7)行;
8行=(9+10+11)行;
12行=(13+14+15+16+17+18+19)行;
21行=(22+27)行;
22行=(23+24+25+26)行;
27行=(28+29+30+31)行;
32行=(33+36)行;
33行=(34+35)行;
36行=(37+38)行;
39行=(40+45)行;
40行=(41+42+43+44)行;
45行=(46+47+48)行;
49行=(50+51+52+53+54+55+56)行;
58行=(59+60)行;61行=(62+63)行;
66行=(67+68)行;69行≥70行。
2.表间关系:
12行=会年企01表89行年初数;
49行=会年企01表80行年末数。
九、国有资产总量及保值增值情况表〔会年企附04表〕
(一)基本内容
本表主要反映企业年初、年末占用的国有资产总量,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国有权益增减变动的情况。
(二)编制方法
本表应依据当年各有关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及其明细账户和有关账户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年发生额等计算分析编制。
(三)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各栏指标的填列:
本表各栏反映企业国有资本及国有资本享有的权益数额。
具体包括各级政府或有权代表政府的部门、机构投入企业形成的国家资本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投入企业形成的国有法人资本及其享有的权益数。
其中:国家资本及其享有的权益应单独列示,在国有权益的“国家享有”各栏中除包括国家资本应享有的权益外,还应包括国家专项拨款、各项基金转入、土地估价入账、税收返还或专项减免、国家拨付流动资本等政策因素形成国家独享权益数额。
2.各行主要指标解释:
(1)年初、年末国有资产总额:分别反映企业年初、年末属于国有的各项权益及其他国有资产之和。其中:
①年初、年末国有权益:指年初、年末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国有实收资本及其享有的权益。属于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元投资主体性质的企业,“4、6、8”栏应按国有实收资本占实收资本的比例计算填列,计算公式为:
4栏=(资本公积-国有独享部分)×(国有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国有独享部分6栏=(盈余公积-国有独享部分)×(国有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国有独享部分8栏=(未分配利润-国有独享部分)×(国有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国有独享部分新投资设立的企业年初国有权益按投入国有资本的数额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