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免费问答
问答首页
话题广场
精华问答
登录
注册
发现问答
分享他人的知识经验
最新回答
热门回答
类别:
全部
实务
税务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CPA
税务师
CMA
建筑
事业单位
财务软件
Excel
债务现金流量为什么是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息费用,利息不应该是税前支付(流向)债权人的吗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1/18 18:34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债务现金流量是税后利息费用减去净负债的增加额。利息费用在计算时之所以是税后的,是因为企业支付的利息在税法中可以作为税前扣除项目,从而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实际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后体现。 具体解释如下: 1.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在税前扣除,减少了当期应纳税额,因此利息费用的税后成本是利息费用乘以(1-所得税税率)。 2.债务现金流量反映的是债权人实际获得的现金流量,即税后利息费用减去净负债的变动。 3.如果利息是税前支付的,那么税后利息费用的计算方式已经考虑了税收的影响,因此债务现金流量的计算是合理的。 总结:债务现金流量使用税后利息费用,是因为利息费用在税前扣除,从而减少了企业所得税,实际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费用在税后体现。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4
收藏 0
A公司投资B公司500万,占40%,A公司采用权益吗?年末B公司亏损200万,A公司怎么做账务处理?
王一老师
|
提问时间:11/18 17:34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A公司对B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 A公司持有B公司40%的股权,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因此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对于B公司年末亏损200万元,A公司应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损失80万元(200×40%),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收益-8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00000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2
收藏 0
财务成本管理P532页考点五第2题第(4)问采用可变现净值法:未包装的甲香水部分为啥不是数量乘以56元/克,工序A未处理的残余物为啥不是数量乘以24元/克的单价?为啥未包装的部分甲香水单价也是按照包装后的净现值单价计算?不应该分开计算吗?谢谢!
秦老师
|
提问时间:11/18 16:54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未包装的甲香水部分之所以不是按照56元/克的单价计算,而是按照包装后的净现值单价计算,是因为题目要求采用可变现净值法进行分配。可变现净值法的核心是考虑产品在分离点之后继续加工的必要成本和销售费用,从而计算出最终的可变现净值。 2.未包装的甲香水如果直接出售,其售价是56元/克,但题目中提到甲香水需要包装后才能出售,且包装成本为137500元。因此,未包装的甲香水在计算可变现净值时,需要考虑包装成本和销售费用,最终以包装后的售价109.5元/克减去包装成本和销售费用后的净现值作为可变现净值。 3.同理,工序A未处理的残余物如果直接出售,其售价是24元/克,但题目中提到残余物需要进一步加工成乙香水后才能出售,且加工成本和包装成本也需要考虑。因此,残余物的可变现净值是基于加工后的乙香水售价35元/克减去加工成本和销售费用后的净现值。 4.采用可变现净值法时,需要考虑产品在分离点之后的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费用,而不是仅仅考虑分离点时的直接售价。因此,未包装的甲香水和残余物的可变现净值需要基于最终销售后的净现值计算,而不是直接使用分离点的售价。 5.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确保成本分配的合理性,避免低估或高估存货的价值。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8
收藏 0
您好,注会会计综合题合并报表,母公司,子公司(母公司100%持股),孙公司(子公司持孙公司60%股权)权益法编制合并报表,1.孙公司和子公司有商誉,因有商誉资本公积怎么处理?母公司在合并报表中怎么处理商誉?2.编制合并报表时是从孙公司开始自下而上开始么?还是其他的顺序?谢谢您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1/18 14:5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关于商誉与资本公积的处理: 当子公司购买孙公司股权支付的价格超过其所占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时,差额确认为商誉。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公积一般不受商誉的直接影响,它通常按照正常的业务和会计处理原则来核算,比如股本溢价等情况。 母公司在合并报表中,对于子公司因购买孙公司股权产生的商誉,会将其纳入到整个集团的合并报表中。也就是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将子公司个别报表中的商誉,按照其账面价值直接纳入到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2.关于合并报表编制顺序: 编制合并报表一般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先从孙公司开始,将子公司对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进行抵销,同时抵销内部交易等未实现利润,编制孙公司和子公司的合并报表。然后再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经过调整后的所有者权益进行抵销,编制最终的母公司、子公司和孙公司的合并报表。这样可以保证合并报表能够准确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8
收藏 0
老师 是不是没有供应商开具的发票,也没有报关,出口的货物只能按视同内销的来申报纳税呢 享受不了免税的政策是不
文文老师
|
提问时间:11/18 11:03
#CPA#
是的,你的理解是对的。
阅读 51
收藏 0
老师,注会会计中,长期股权综合题中出现母公司合并两家子公司权益法下,1.子公司有商誉怎么处理?2.合并两个子公司报表有先后顺序么?需要怎么操作?谢谢您好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1/18 10:30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子公司有商誉时,在合并报表中,商誉是母公司取得子公司控制权时支付的对价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在权益法下,商誉不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中,因为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是按母公司应享有的子公司净资产份额进行调整的。因此,商誉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不参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 2.合并两个子公司报表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要求。但通常建议先处理母公司对每个子公司的权益法调整,再进行合并报表的抵销和调整。操作步骤如下: -对每个子公司分别进行权益法调整,调整母公司应享有的子公司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等; -根据调整后的数据,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 -进行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折旧差异等的抵销处理; -最后,进行所有者权益和投资收益的抵销分录,确保合并报表的准确性。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1
收藏 0
从租计征房产税问题:税费种认定的是从租计征房产税,按月申报。在电子税务局申报时,在11月申报所属期2025年10月房产税时将2025年1-10月的租金一次性补充申报,每月租金相同,都是100,现在要修改为按照季度申报,具体要怎么更正申报呢?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1/17 20:0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目前没有直接对应如何从按月申报改为按季度申报并更正申报的内容,但可参考从租计征房产税申报的相关逻辑。 可以先联系当地税务局,了解从按月申报变更为按季度申报的具体流程和要求。 在电子税务局操作上,先进行补充申报2025年1-10月的租金,可单独进行一次“补充申报”,选择所属期为2025年10月,将1-10月的租金合计金额100×10=1000元一次性申报。 之后若要改为按季度申报,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把第四季度(10-12月)租金合计300元,在申报时将“租金所属租赁期起”填报为2025-10-01,“申报租金所属租赁期止”填报为2025-12-31,“租金收入”栏填写300元,再依据“应纳税额=租金收入×税率”算出应纳税额进行申报。后续季度按此方式正常申报。 需注意,申报时补充申报的所属期不能与正常申报的所属期重复,避免数据冲突。若系统支持“历史数据补报”功能,可直接选择该功能操作,确保申报流程合规。具体税率需参考当地的税收政策。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7
收藏 1
母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举个例子吧
金老师
|
提问时间:11/17 17:32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母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并入母公司,子公司法人资格注销。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母公司按子公司的账面价值吸收其资产和负债。 2.如果吸收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3.如果吸收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差额确认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 举例说明: 假设母公司吸收合并子公司,子公司账面资产为1000万元,负债为600万元,净资产为400万元。母公司支付对价为400万元(非同一控制下合并)。 会计分录如下: 借:各项资产 1000 贷:各项负债 600 银行存款 400 如果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且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差额确认为商誉。例如,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负债仍为600万元,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00万元,母公司支付对价400万元: 借:各项资产 1200 贷:各项负债 600 银行存款 400 商誉 200 如果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借:各项资产 1000 贷:各项负债 600 银行存款 400 资本公积 0 如果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400万元,母公司支付对价为300万元,差额100万元调整资本公积: 借:各项资产 1000 贷:各项负债 600 银行存款 300 资本公积 100 以上是吸收合并的基本处理方式。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97
收藏 0
盘盈一个八成新的固定资产,全新价格是100万,待处理财产损益是多少?能给一下分录吗?
小赵老师
|
提问时间:11/17 17:12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盘盈一个八成新的固定资产,其待处理财产损益金额是按照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乘以成新率计算的。在这个例子中,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是100万元,成新率是80%,所以待处理财产损益金额是8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8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800000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9
收藏 0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时,没有勾选附表A107010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但是主表的“22增行”减: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却有数据100,而且这个数据“等于”主表22.1删行的数据,而且22.1删行的JJKC0005/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是灰色的,其后面有个下来菜单,里面没有内容。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说明申报了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额100呢?
范老师
|
提问时间:11/17 13:5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这种情况是未合规申报: 主表显示的100元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因未填报附表A107010,数据来源不合规(正常应从附表自动带入)。 22.1行灰色且无内容,正是因为附表没填,系统锁死了这一行。 不算有效申报,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错误,需补填附表确保表间数据一致。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1
收藏 0
在注会会计科目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借方是开发成本还是开发产品,郭建华老师的课中讲的是开发成本,但是教材和应试指南的题目中都是开发产品,所以,到底是开发产品还是开发成本?
李老师
|
提问时间:11/17 11:2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时,借方应计入“开发产品”而非“开发成本”。 解释如下: 1.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时,通常是指该房地产从用于出租或资本增值的目的转为用于出售或自用。如果是转为出售,则应将其作为存货处理,即计入“开发产品”。 2.开发成本是指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成本,而开发产品是指已经完工、准备出售的商品房或开发产品。 3.如果投资性房地产已经完工,且转换为用于出售的开发产品,那么其账面价值应转入“开发产品”科目。 4.教材和应试指南中通常将已完工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开发产品,是因为其性质已从投资性资产转变为存货,符合会计准则对存货的定义。 因此,正确的会计处理是借方计入“开发产品”。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4
收藏 0
使用权资产面积减少,是按减少面积比例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视同一开始就减少了比例,从头调整吗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1/17 10:46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不是。使用权资产面积减少时,不需要追溯调整以前年度的账面价值或折旧,而是按未来适用法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后续折旧。也就是说,仅从减少当期开始,按新的面积比例重新计算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并据此调整未来的折旧费用。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3
收藏 0
甲欠乙100万,用A房抵押担保,同时甲也欠丙20万,没有任何担保~假如丙的债权先到期,甲没钱可还,我想问的是: 1.如果甲和丙约定直接把A房卖给丁用来还债,那么乙的抵押权能不能追及至丁? 2.如果丙诉至法院,法院强制执行了A房屋,拍卖给了丁,那么乙的抵押权能不能追及至丁?
秦老师
|
提问时间:11/17 10:19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乙的抵押权能追及至丁。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根据民法典第406条,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其他债权人(如丙)不能因债务到期而直接要求拍卖抵押物来清偿自己的债权。如果甲和丙约定直接把A房卖给丁用来还债,乙可以主张其抵押权不受影响,其抵押权能追及至丁,乙应当向相关方主张其抵押权,并请求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2.乙的抵押权能追及至丁。同理,即便丙诉至法院,法院强制执行将A房屋拍卖给丁,乙的抵押权依旧不受影响,能追及至丁。乙应向法院主张其抵押权,并请求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39
收藏 0
发行私募基金债券评级服务费和承销费和受托管理费计成本还是费用?
金老师
|
提问时间:11/17 09:23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发行私募基金债券时,承销费一般计入应付债券的利息调整,也就是算作成本。比如发行收入是10000万,承销费用是120万,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0000-12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20 贷:应付债券-面值10000 而对于债券评级服务费和受托管理费,这里没有直接对应的背景信息说明如何处理。一般来说,评级服务费和受托管理费通常计入当期费用。因为这些费用是为了维持债券发行和后续管理而产生的经常性支出,与债券本身的成本没有直接关联,所以计入费用更符合会计处理原则。不过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实际业务和会计准则判断。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2
收藏 0
所属期2025年9月,某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2张旅客运输发票:1张不含税金额100元,税额9元,二等座。另外1张不含税金额500元,税额45元,是一等座,按照公司规定,一等座车票不能报销,公司就“没有”给相关人员报销这张一等座车票费用。问题:申报所属期2025年9月增值税时,附表二的第8b行“其他”和第10行“本期用于抵扣的旅客运输服务扣税凭证”的“金额”“税额”列分别填报多少?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李老师
|
提问时间:11/16 21:34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首先,根据规定,只有符合公司报销规定且能用于抵扣的旅客运输服务凭证才能在申报增值税时进行填报。本题中,一等座车票按公司规定不能报销,所以只有二等座车票可以用于抵扣。 对于附表二第8B行“其他”和第10行“本期用于抵扣的旅客运输服务扣税凭证”: 金额填报:因为只有二等座车票可抵扣,其不含税金额为100元,所以金额列应填报100元。 税额填报:二等座车票税额为9元,所以税额列应填报9元。 计算过程: 可抵扣的金额就是二等座车票的不含税金额,即100元。 可抵扣的税额就是二等座车票上注明的税额,即9元。 综上,附表二的第8B行“其他”和第10行“本期用于抵扣的旅客运输服务扣税凭证”的“金额”列填报100元,“税额”列填报9元。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02
收藏 1
老师,电商开票对于一个买家开一张票里面包含两个商品,怎么跟其他发票一起批量开呢,我试了下,在多个公司一起开的话,它就是两张发票,这样就没办法一起上传,如果单独开的主又很费时间
朴老师
|
提问时间:11/16 19:46
#CPA#
用数电票/财税系统批量开票模板,同一买家双商品填同流水号,不同公司分流水号,上传后自动生成对应发票,批量开具交付即可。
阅读 34
收藏 0
1.公立学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2.如果公立学校产生所属期某年度企业所得税退税,从哪些方面审核该退税业务是否符合条件?从哪些方面审核“应税”收入的真实性?从哪些方面审核学校是否把“免税”收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计入“应税”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之中?
于老师
|
提问时间:11/16 18:42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1.公立学校需缴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对外经营收入(如出租场地、校外商铺/食堂经营)。 超范围/非免税培训、商业咨询等收入。 非公益性捐赠、政府购买服务、对外投资收益等非免税收入。 2.退税及相关审核要点 退税资格审核:预缴税额>汇算实际应纳税额;申请在规定时限内,资料齐全;无欠税、涉税违规。 应税收入真实性审核:合同、发票、银行流水三者一致;财务账与纳税申报表数据匹配;收入确认符合权责发生制。 成本费用划分审核:是否单独核算免税与应税支出;分摊方法(如按收入占比)合理且备案;支出与对应收入匹配(不把免税相关成本计入应税扣除)。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128
收藏 2
老师,D错哪里,没看明白
apple老师
|
提问时间:11/16 18:40
#CPA#
同学你好, 它错在 内部审计可能需要评价 内控的有效性, 不是说一定要评价
阅读 16
收藏 0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负债在结算前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变动,怎么做分录,影响当期损益吗 将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怎么做分录,影响当期损益吗
朴老师
|
提问时间:11/16 18:28
#CPA#
1. 现金结算股份支付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 分录:借/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影响:影响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 2. 权益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 分录:借“其他权益工具”(账面价值)、借/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无溢价则冲减留存收益),贷“应付债券”(公允价值); 影响:不影响当期损益(差额计入权益,不进利润表)。
阅读 44
收藏 0
这个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税收优惠政策,居民和商业做账时分开核算的,做账时要价税分离吗
周老师
|
提问时间:11/16 16:5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是的,做账时要价税分离。 因为税收优惠政策是依据向农村居民供水收入占总供水收入的比例来计算的,而这个比例是基于不含税收入进行核算的。因此,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将含税收入进行价税分离,分别确认居民和商业的不含税收入,并计算相应的销项税额。 具体来说: 1.首先将当月的总收入按居民和商业的收入分别进行价税分离,计算出各自的不含税收入和销项税额。 2.然后根据居民用水占总供水收入的比例,计算应免征的增值税部分。 3.商业部分则按正常税额缴纳增值税。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核算免税和应税部分,确保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要求。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241
收藏 1
老师你好,我们公司A给另一个贸易公司B做中间商销售给C公司,其中我们公司不经手货物,我司同C公司签合同付款后直接由C公司把货物运输到B公司,B公司直接签收,这种情况下怎么样才能完善我们公司的货物流?
于老师
|
提问时间:11/16 15:58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这种情况下,为完善贵公司(A公司)的货物流,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与C公司签订销售合同,明确A公司为合同买方,C公司负责将货物运输至B公司,并由B公司签收。合同中应注明A公司为收货方的代理人,B公司为实际收货人。 2.在运输单据(如提货单、运输单)上注明A公司为发货方,B公司为收货方,并注明A公司为代理B公司接收货物。这样可以明确货物流向,避免A公司承担实际货物保管责任。 3.与B公司签订代理协议,明确A公司仅为中间商,不实际经手货物,B公司为实际收货人,承担货物签收责任。协议中可约定A公司仅负责促成交易,不承担货物风险。 4.保留C公司发货至B公司的物流凭证(如签收单、运输单等),作为A公司履行合同的证据,确保货物流与合同一致。 5.在财务处理上,A公司应确认销售服务收入(如佣金或中介费),而非货物销售收入,以体现业务实质。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0
收藏 0
在计算甲公司2×21年应交所得税金额时减去投资性房地产100,是因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从会计角度,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上升会增加利润,但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甲公司该投资性房地产在2×21年公允价值从转换日的450万元变为年末的600万元,公允价值上升了150万元。同时,会计上不再计提折旧,但税法规定按原会计规定折旧,当年税法认可的折旧额为1000/20 = 50万元。也就是说,会计利润比税法口径的利润多算了公允价值上升的150万元以及少算了税法认可的折旧50万元,总共多算了100万元。所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从利润总额中减去这100万元,以达到税法口径的应纳税所得额。 那问什么还要再减去税法折旧1000/20=50万元,不是已经扣了吗?
李老师
|
提问时间:11/16 08:3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计算甲公司2×21年应交所得税时,减去的100万元包含了两部分:一是会计利润中多算的公允价值上升的150万元,二是会计利润中少算的税法认可的折旧50万元。而后面再减去的“1000/20=50万元”,实际上是单独对税法认可的折旧进行扣除。 因为前面减去的100万元是综合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和折旧差异对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的影响,而这里再次减去50万元,是进一步明确税法规定下该投资性房地产折旧额的扣除。税法按照原会计规定计算折旧,这部分折旧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所以要将这50万元的折旧从利润总额中减去,从而准确得出税法口径的应纳税所得额。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52
收藏 0
请问这道题为什么要减投资性房地产100
金老师
|
提问时间:11/16 08:13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计算甲公司2×21年应交所得税金额时减去投资性房地产100,是因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从会计角度,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上升会增加利润,但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甲公司该投资性房地产在2×21年公允价值从转换日的450万元变为年末的600万元,公允价值上升了150万元。同时,会计上不再计提折旧,但税法规定按原会计规定折旧,当年税法认可的折旧额为1000/20=50万元。也就是说,会计利润比税法口径的利润多算了公允价值上升的150万元以及少算了税法认可的折旧50万元,总共多算了100万元。所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要从利润总额中减去这100万元,以达到税法口径的应纳税所得额。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3
收藏 0
请问第三小题为什么要+150*30%再-100*30%-50*30%
欧阳老师
|
提问时间:11/15 23:07
#CPA#
亲爱的学员,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在计算A公司2×23年会计认可的投资收益时,+150×30%、-100×30%和-50×30%分别对应不同阶段的投资收益或调整项。 +150×30%是因为甲公司在2×21-2×23年实现了净利润,A公司按30%股权比例享有这部分净利润带来的投资收益,所以要加上。 -100×30%和-50×30%是由于2×22年、2×23年上半年甲公司分别分配现金股利40万元、50万元,A公司按30%股权比例收到这些现金股利。在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会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所以在计算投资收益时要减去这部分。 祝您学习愉快!
阅读 40
收藏 0
为什么其他债权投资带来的其他综合收益最后计入投资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带来的其他综合收益最后计入留存收益
李霞老师
|
提问时间:11/15 20:28
#CPA#
您好同学,这是因为两者的性质和会计处理原则有所不同: 其他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主要是债务工具投资,其价值变动是基于市场利率、信用风险等因素对债权价值的影响。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资产价值的波动,但又不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当处置时,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投资收益,是因为此时资产的价值已经通过处置实现了,需要将之前未实现的损益在处置时体现为投资收益,以完整反映该项投资从取得至处置整个过程对企业损益的影响。例如,企业购买了一项债券作为其他债权投资,持有期间债券价格上升,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企业卖出该债券时,将之前累计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这样就能准确计算出该项债券投资最终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情况。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权益工具投资,企业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这种指定通常是基于企业的战略投资意图等。由于权益工具投资的价值变动较为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为了避免频繁影响损益,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处置时计入留存收益,是因为这类投资往往不是以短期交易获利为目的,其价值变动更多地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和资本结构等相关。计入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更能体现其对企业所有者权益的长期影响,而不是作为当期的投资收益来反映。比如,企业对某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将其股票指定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持有期间股票价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这是因为该投资可能是企业长期战略布局的一部分,其价值变动对企业的影响更适合在所有者权益的留存收益部分体现,而不是作为当期的经营成果(投资收益)。
阅读 52
收藏 0
老师好,这道题里的可变现净值我不明白问什么不用减掉成本
朴老师
|
提问时间:11/15 16:58
#CPA#
可变现净值本身是“预计售价-销售费用/税费”,成本是用来和它对比判断减值的,不是计算项,所以不用减。
阅读 34
收藏 0
老师这道题我不明白答案问什么是这样的。
朴老师
|
提问时间:11/15 16:56
#CPA#
可变现净值本身是“预计售价-销售费用/税费”,成本是用来和它对比判断减值的,不是计算项,所以不用减。
阅读 28
收藏 0
老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暖暖老师
|
提问时间:11/15 16:18
#CPA#
你好请把题目完整发一下看看
阅读 27
收藏 0
老师我想问哈,我们是家具公司,我们公司先买家具进来,然后每个店面再领用(客户买就领),领了再卖给客户科目如何进安?买进来是产成品,卖出去也是产成品,每个店面领用如何进会计科目,店面卖给客户又如何进会计科目啊
董孝彬老师
|
提问时间:11/15 15:34
#CPA#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阅读 22
收藏 0
老师,个体工商户申报时间节点是什么呀,没报过哎
小菲老师
|
提问时间:11/15 12:04
#CPA#
同学,你好 一般是季度申报
阅读 24
收藏 0
上一页
1
2
3
4
5
...
500
下一页
搜索专区
没有你想要的答案,搜索一下试试?
速问速答
没有找到问题?直接来提问
免费专区
财税问答
免费试听
免费题库
免费直播
免费资料